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校园闻书香,万卷共品读”——读书打卡活动获奖公示

发布日期:2023-11-18     编辑:宗恒     点击数:

“校园闻书香,万卷共品读”——读书打卡活动获奖公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也是人类几十年的智慧结晶。在大学生涯里,仅仅依靠着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要增加平时的阅读量。为此,我系特别开展了“校园闻书香,万卷共品读”读书打卡活动,不仅促进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提高阅读能力和素养,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学校推广和弘扬阅读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01获奖名单公示

经过青协评审团公平评审,现将获奖人员名单公布如下:

一等奖

王俊皓

二等奖

辛欣洁、鲁雅鑫、池哲洋

三等奖

常欣桐、吴思诺、

刘天琪,马欣怡、曹竹云

让我们一起欣赏本次活动中同学的优秀读书心得吧!


02读书心得展示


读李泽厚《美的历程》有感

冯友兰曾评价:“《美的历程》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全书基于如行云流水般的历史朝代更替,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不见历史的杀戮与血腥,只见历史的流畅与自然;全书着眼于浓厚深重、精彩多样的中国文化,只见唐诗宋词精彩绝伦,魏晋风度令人仰慕惊叹;全书聚焦于古人哲学思想的相似与相斥,不见古典哲学的深奥与晦涩、只见百家争鸣,风韵万千。

一、我们怀念李泽厚,其实怀念的是什么?

有的记忆只是被雪藏,而不是永久地失忆。它会在某个时点,被某种偶遇的机缘或事件,点燃,激活。值此时刻,唤醒的记忆能超度沉重的肉身,时间之门被轻轻推开,将整个生命带进过往时光,沉睡的记忆被电光石火般激活。哪怕是垂暮老者,也能青葱焕发,满血复活青春记忆。这种时刻可遇不可求要看机缘。这个时刻多是个人性的,不会群体性被激活。一个群体乃至一代人集体遭遇这种电击般的精神复明和记忆觉醒,似乎更难,但不是没有,也要看机缘;只不过,这机缘更加稀薄,2021年李泽厚先生去世,激起了一代人的精神震感。李泽厚先生从公众视野中早就消失了。这倒不是因为他远在异域他乡,千山万水阻隔了交流的距离。即便他还在域内,也会远在公共视野之外。虽然,偶尔有媒体披露他的讯息,但在满沟满谷、满屏满端的海量资讯面前,李泽厚先生的星点新间根本成不了公众注意力的锚点,更上不了热搜。更何况,李泽厚先生的思想和学问注定是小众的,法生的。孤绝如李泽厚者,注定是与当下的社交时代绝缘的。遥想当年,李泽厚先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灯塔,他以一己之功点燃了一代人的心灯。《美的历程》横空出世,万人空巷,倾国倾城,迅速成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也成为李泽厚先生个人著作史上最重要的传播奇迹。

二、美是一个虚而不实的概念,它依托于某种形式,衍生出美的载体。

美的历程,是外在美也是内在美;是物质美也是精神美。美可以是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狞厉的青铜饕饕、结构对称的建筑宫殿、狂放自在的楚汉浪漫、生死玄想的魏晋风度、佛陀歌领的宗教艺术、灿烂鼎盛的的盛唐之音、诗情画意的宋元山水、复古感伤的明清文艺…

易中天对《美的历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细密处细密,该留连处留连,死死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对我而言,沉浸于美的历程无异于在浮躁的年华停下脚步净化心灵、安静地倾听着历史的旋律与回音、与文人骚客吃茶饮酒,与百姓黎民品书看戏美的历程,是艺术的历程也是文化的历程,是文化的历程,是历史的历程也是政治的历程,是思想的历程,也是器物的历程。

 三、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作者在开篇中提到:“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流传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己。我们在这里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美缘于过去,依存于现在,发展于未来,不断变化、不断革新。作者在结语中提到:“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尽管是莎土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流变成变异而多彩的巨川。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永不会过时,是人类文明永恒且璀璨的艺术成果。


——刘天琪


《访书记》读书心得

冯友兰曾评价:“《美的历程》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全书基于如行云流水般的历史朝代更替,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不见历史的杀戮与血腥,只见历史的流畅与自然;全书着眼于浓厚深重、精彩多样的中国文化,只见唐诗宋词精彩绝伦,魏晋风度令人仰慕惊叹;全书聚焦于古人哲

《中世纪的秋天》这本书描写的是中世纪的宗教以及部分政治统治,就整个15世纪而言,赫伊津哈选用“fall”一词取代了一般意义上的“衰落(decline)”,意指一种突然的,被地心引力拉扯着的无可阻挡的坠落,如同秋季枯落的树叶。但即使秋天万物凋零,却还没有糟糕透顶--不像瓦萨里把中世纪视为“冬眠期”-它是春夏之后的自然过渡,它的后面还有冬天。(当然,这秋天仅限于法国。赫伊津哈和大多学者一般,认为文艺复兴发端于15世纪的意大利,但他并未给这一论点留出多少篇幅,而是一带而过。他甚至在结尾处写道:“......所有这些形式和模式都在衰落,一个极强大的文化正处于瓦解之中。而同时,在同一领域,新事物正在萌生,潮流在转向,生活的音调即将改变。平心而论,在阅读最后一章“新形式的进展”时,我的观感是失望的。赫伊津哈似乎将他的迷茫尽数传输给我之后,抛下一切重担以老生常谈的语调,用否定之否定的哲理结束一切。他浇熄了自己煞费苦心唤起的激情,拉上在他了笔下复活的往昔的帷幕。

既然赫伊津哈这般结束了他的述说,那作为这次漫游的终点,便去米什莱的《意大利的冬天》吧-此冬天即冬天。米什莱写道:“黄昏时分,当我们归去时,这无常的仙境就完全变了。那些原来在轻盈的阳伞下面笑靥迎人的松树,顿时变得粗野起来,发出一连串呼啸、蠢笨的哀号。这秋天就像黄昏,你怕它带来的黑夜,却又眷恋夕阳的余晖


——吴思诺


《访书记》读书心得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这是我喜爱阅读历史书的原因之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有变得越来越撕裂之势,呈现出东方盛和西方衰的现象。身处当下历史时刻,我偶然看到了书架上的《访书记》,立刻被书本上的内容吸引了,与著名学者的访谈内容和选材的主题,符合我对相关的历史题材爱好:与其阅读长篇大论的书,不如阅读这本类似语录体的书,这样能更能容易理解书中传达的思想。

五天的阅读打卡活动中,我主要阅读了这本《访书记》。我发现,作者对撰写这本书甚为用心,为收集素材在全世界留下了不少对追寻真理的足迹,从而在书中留下了知识传播者的思想烙印。在书中,有一些受访者(都是学者)对自身经历的回顾,也有不少对历史的反思,以及从研究对象中获取出启迪,读来印象甚为深刻。作者之所以这样写这本书,正如序中所写的,知识领袖更关心的是观念,而不是现实,而未来是由观念引领、塑造的,而对话可以塑造未来。我想,这是作者写本书的初衷吧。


——李杰韬


读书心得

我时常想,倘若希刺克里夫不是这样一直在白我的黑暗中挣扎,以热烈到疯狂的态度迷恋着凯瑟琳;倘若凯瑟琳没有草率地嫁给林惇,婚后没有“身在曹营心在汉〞;倘若辛德雷不是那么粗暴,也许就不会生出后来那些极端与悲凉。可希刺克里夫确实是凯瑟琳与辛得雷这对兄妹家的养子,凯瑟琳确实任性而又有点精神混乱,辛得雷确实追随着妻子去了天堂,林惇更是郁郁寡欢走完了短暂的一生。他们的恩怨,甚至扭曲了他们亲人的命运,波及两代人。

总之,我觉得他们都把命还变成了极端的武器,互相用爱、用恨伤害着对方。这个故事就奶同呼味山庄的布置陈设一般,阴冷晦暗,仿佛还带着年代久远的湿气,以及伏在角落里的仇恨与死亡。这个故事包含太多,然而追根究底,源于希刺克里夫外出致富前他与凯瑟琳没有好好珍惜对方、改变自己。也许是出身的不同,他们深受却没有走到一起。如果离开前希刺克里夫能给凯瑟琳一个承诺,凯瑟琳也许还会等他,可不知什么牵绊了他们。

我想,挥去山庄上的乌云,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就像希刺克里夫与凯瑟琳没做到的珍惜。失去了才追悔莫及是徒劳无功,失去了才力挽狂澜有时会演变为故事中的极端。生活中亦是如此,有些东西如流星般一闪而过,你不光要欣赏它的美丽更应懂得珍惜时机许愿。你不光要许愿更要珍惜时间去完成心愿。忽然想到那个小品的名宇《昨天、今天、明天》。我想,今天最可贵,我们要珍惜转瞬即逝的“今天”,因为“昨天〞是今天的铺垫,“明天” 嗷嗷待哺等待着今天。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今天,珍惜现在!


——常昕桐


时代背景下的佛陀

《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专著,合称《美学三书》。先生在结语中写道,《美的历程》是“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鸟瞰式的观花”,期望读者能通过阅读这部小书“能够获得一个虽笼统却并不模糊的印象”。

冯友兰评价本书时讲:“《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通过阅读读这本书,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冯先生所讲的“几部大书”。《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按照时间顺序,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或者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状况,本书的覆盖面很广,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美学,涵盖了歌舞绘画、雕塑建筑、诗词书法、宗教文化,讲述了它们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介绍了最能代表那个时代美的艺术品和创造他们的作者们,是我们华夏文明古国的美的巡礼。作者将审美、艺术与时代有机联系起来,揭示了文化、艺术与时代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诠释了每一种艺术样式形态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且存在映射着当时人们的心态和社会生活。

《美的历程》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审美角度,即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经济情况、政治情形等角度出发,去审视不同时期不同的“美”,以及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从龙凤图腾的来历,到夏周的青铜时代,先秦诸子对中国实用理性主义的影响,又到楚汉浪漫主义的发展、魏晋风度的形成……最终到以明清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浸透民间。

本书中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六章——佛陀世容。佛陀世容,指的应是佛陀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演变。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教从印度传入后,以不可逆的方式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并且与中国文化融合。

中国佛教发展主要分成三个阶段,两汉三国初传期,魏晋南北朝快速发展期,隋唐佛教中国化时期。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不断,政权更迭频繁,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李泽厚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它们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例如北魏的洞窟艺术,印度传过来的佛传、佛本生、因缘等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主要有,割肉贸鸽、舍身伺虎、须达拏好善乐施和五百强盗剜目故事等,这些沉重阴郁的故事是对悲惨现实和苦痛牺牲的描述,来得以心灵的喘息,正可以体会到它们当时吸引、煽动和麻醉人们去皈依天国的那种巨大的情感力量。

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和稳定使得隋唐的洞窟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佛像变得更慈祥和蔼,关怀现世,似乎极愿接近世间,帮助人们。佛教内部头目也领官俸、有官阶,佛教中国化非常明显。并且佛教与儒家同化合流,比如,有执行“大棒”职能、凶猛吓人的天王、力士,有执行“胡萝卜”职能、异常和蔼可亲的菩萨、观音,还有端居中央、雍容大度、无为而无不为的本尊佛相。壁画也是反映了隋唐的安定繁华,与北魏恰恰相反,是对幸福的幻想来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李泽厚先生对于魏、唐、宋三个时期的审美标准和美的理想进行了分类,“一以理想胜(魏),一以现实胜(宋),一以二者结合胜(唐)。”它们的美不同,各有千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佛陀世容也在历时数百年之久的中国佛教艺术中复杂且又有规律地演变着。

美,是此书的核心命题,是中国数千年文学艺术史的灵魂,是我们极力想要寻找深挖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美是捉摸不透的。但是,沿着作者的视角,我学会了如何发现美,如何欣赏美。

作者在书中结语提到,美在过去,也在未来,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过去的美以永恒的姿态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我们去发现,而未来的美也还在等待着我们去创造。当我们详细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文明的发展历程,我们或许能够窥探到美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说是人类意识未来的前进方向。此等美学意义是伟大而又渺小的,因为它的实现依赖于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创造,所以渺小。而每一个小小个体的相聚,又能够给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能量,所以伟大。而我们只有掌握了其中的客观规律,才能使文学艺术真正地永远流传。”这是一位学者在论述“美”时的观点,值得我去深思。


——鲁雅鑫


读书心得

《明朝那些事儿》用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将你带入明朝历史,仿佛身临其境,那些历史人物仿佛一个个老友,讲故事娓娓道来,让人跟随他们经历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作者语言幽默风趣,将历史变为一个个趣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我们能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理解他们的野心亦或是委屈,让我们为之慷慨激昂或潸然泪下。


——金后玥


读《现代艺术150年》有感

借本次读书活动读《现代艺术150年》。

书是很早以前买下的,很高兴通过这次的活动久违的翻开实体书。这次活动每天的打卡是一种督促我读下去的动力。接连几天没有放下竟然已经看了快200页,这是一个好开头。

读的短短几页的内容是从印象派到野兽派,然后再延伸至立体主义,深入浅出且翻译的语言有趣,但知识的空缺却决定了需要边查边看。这本书像是西方美术史的课外读物,既有上课认识的基础知识又有一些跨界的小关联。经常是到了一个艺术家就要打开小红书搜索一番,每天读的时间不少但读的速度却有待提高。

很喜欢《现代艺术150年》这本书,这次活动之后也会继续读下去。书讲述方式像是讲前段时间发生的趣事(虽说也隔得不远,读到的安迪沃霍尔甚至前段时间用AI绘画),贴近生活的同时让我更有兴趣去了解每位艺术家。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曹竹云


读《想象的共同体》有感

在此次读书打卡活动中,我阅读的书目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的《想象的共同体》前六章,其中,导论部分解释想象的共同体的内容使我印象深刻,在这部分,安德森将民族主义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人造物”,并对民族作如下的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他对这种论断这样解释道:“它是想象的,因为民族内的全体成员相互联结的意向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它被想象为有限的,因为民族的边界,纵然是可变的,也还是有限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把自己想象为等同于全人类;它被想象为拥有主权,因为这个概念诞生时,皇朝的合法性日渐受到削弱,而民族发展趋于成熟之时,宗教的改革与发展迫使其追随者追求信仰与它所支配的领土范围的一致性。因此,主权国家观念深入人心;它被想象为一个共同体,因为它总是被设想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爱。”

我认为的具体解释就是:

①想象的。即使是最小的民族成员,也不可能认识大多数同胞,与其相遇甚至相识。好比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我们走在大街上,不是每个人都认识彼此,知道对方的名字,我们是被想象成一个大团体,即中华民族。

②有限的。这里是指有我族和他族之分。

③拥有主权。这里指人从神权政治下独立出来,即主权国家是脱胎于宗教共同体的一种新的自由的象征。

④共同体。这里指即使在其内部存在不公和剥削,但存在矛盾的不同阶级是可以在民族主义的理念感召下统一联合起来。比如我国出现过无数的民族英雄为国家出生入死,愿意为国捐躯。

以上是我对导论内容的一些感悟感想。参加读书打卡活动,让我感到很兴奋和有动力。通过打卡记录阅读的进展,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也在活动中看到其他读者分享的书目,扩展了我的阅读领域,让我对书籍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看到其他人坚持不懈地读书,也激励着我继续保持阅读的热情。

总之,参加读书打卡活动是一种积极的经历,它为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成长。我鼓励每个人都参加这样的活动,相信它会给你带来很多惊喜和成就。


——辛欣洁


读书心得

那些读过的书,会不知不觉帮你提升修养,成为你的气质和风骨。开卷有益,任何领域的书,静下心来阅读,都能带给我们认知的提升和成长的收获。阅读也许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坚持阅读,日积月累,就会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人变得更加从容、平和,更具思考力和判断力。读书,让我们视野更开阔,处理问题时,也能全面地评价人和事。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是一种内在蓄力,帮我们以更好的姿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读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灵魂,赋予其意志和毅力。有人说:“也许世界上任何一本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一个经常读书的人,举手投足间,会流露一种沉静的气质。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缓慢深远的。生活的不解与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方法。多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它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让你收获更好的自己。

“种下满地金黄的庄稼,才是为旷野除草的最好办法”。作为青年人,我们唯有种下知认的庄稼,才能扫除心灵的杂草。书云曾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的活力,让人得到智慧的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如今,民族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以书润心,与智同行,才能真正强大自己。

林语堂先生普说:“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无论走了多远,总能在书里找到归宿。打开一本书、开启一场对话,在时间的流动中感受读书的力量;在历史传记的跌容起伏里,感受斗转星移的变与不变;在科学哲思的镇密推演中,发现世界运转的知与未知;在诗歌文学的悲欢离合间,体味百态人生的是与非。透过薄薄的纸张、激场的文字,阅读使我们沟通心灵、连接世界,与先贤畅谈、和自我对话,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蹉跎莫遺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连通过去、观照现在,还在于能够发现和创造未来。当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当新能源汽车驶向更远的地方,当区块链技术在更多领域延伸.…在一个知识更新和认知迭代交织、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叠加的时代,每时每刻都需要学习,每个人都面临着“重新发现自己” 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正是认识自己、刷新自己、发展自己的成长方式。只有读书学习,修島养志,增长才干,才能成就人生的精彩、 找到自己的星辰大海。

“最美人间四月天”,最是书香能致远。从回荡在大山深处的琅琅读书声,到繁忙都市地铁上的读书人;从打开一本书细细品读,到“一屏万卷”畅游书海;从期冀“读书改变命运”,到去追寻“诗和远方”…全民阅读,正改变你我:氤氲书香,已飘满中国,


——马欣怡


读《白夜行》有感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西本雪穗的女孩和一个叫桐原亮司的男孩,两人在进行了第一次无望的犯罪后,从此人生中就再没有了阳光,雪穗从此不再以真面目示人,亮司则一直在黑暗的通风管中徘徊,继续着黑暗的罪恶。

小说将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和执着而缜密的冷静推理完美结合,书中的两位主人公那种始终向上的坚强斗志与不懈努力,其实是在不断向下的堕落中完成的。虽然他们都无比强悍地扫清了一个个障碍,成就自己的梦想,但是为此而身负的罪孽却已无法饶恕,也注定了结局的悲戚以及无法站立在阳光下的悲惨人生。

希腊神话中,Sisyphus领受了诸神的惩罚。他必须无休止地将沉重巨石推向陡峭山顶,再默默望着它滚落回原点。这个动作带不来丝毫希望,而终将永远重复,直到生命为之消磨殆尽那一刻。

读完《白夜行》,这是第一个跳出脑海的意象,虽然通俗,但也精准。绝望而绵延良久的无谓挣扎,恰如桐原亮司十九年来所做的一切,每一次犯案,就像是巨石再一回徒劳地滚落。基于这个理由,读者甚至无法埋怨作者将整部作品写得太过冗长。只因篇幅拖延越久,这绝望就越加深重。

或许很多人始终无法谅解雪穗,但在尘埃落定后,很少有人完全不同情亮司的遭遇。十九年来,他牺牲了太多东西,得到的却又太少。在他死后,甚至无法换来雪穗的一次回顾。而这竟正是他希望的结局。聪明如雪穗,又怎能不懂得他最后的苦心。所以她也只能不回头,无论她心中对他究竟是怎样的感情。

在第一章结束后,故事就偏离了本格推理的谋篇轨道,反而变成无数破碎片断的罗列。作者精心选择繁杂的视点,在恰当时机抛出一个个令主人公露出马脚的细节,读者反而比书中侦探更早得到真相。这些碎片彼此勾连,分散在看似独立的案件内,互相印证而又推翻,一步步颠覆或证实既有的疑惑。在整个格局之内,凶手是谁早就昭然若揭,在老辣推理小说读者眼中,连手法如何做到或核心线索何在都无需争论。对作品的阅读快感,纯粹寄托在一种超然观赏的格局上,读者们已不是华生,而是法官,只需静静地等待罪人自白,为什么这么做。

每晚日落之刻,都会有短暂的时分,太阳刚刚以一个微小的角度没入地平线,西方天空中依然泛着青白色的微光。那是大气层对日光的最后折射,也正是所谓的白夜。

雪穗说:“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而亮司的愿望是:“有一天可以行走在阳光下。”

他们在黑暗中负罪前行,小心翼翼地掩盖过去的伤痕,却不得不为此加上新伤,也利用并伤害了他们想利用的人。读着书、咬着牙、憎恨着犯罪的人,但回到起点,却又不知道该恨谁了。

我想,是被两个人的童年遭遇所激起的同情吧。他们一个在明,一个在暗,笹垣警官说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是枪虾和虾虎鱼的关系,笹垣警官在苦苦地独自对各个案件的分析和追踪下,终于发现两人的共生关系,直到最后,桐原仍然扮作圣诞老人在雪穗身边保护着她。

这样的情,让人敬畏,也让人悲悯。凌乱、压抑、悲凉充斥着字里行间,书读完了,可是心情却无法从压抑中解脱。犯罪者固然不可饶恕,可是又是谁导致了两个11岁的孩子去犯罪,从此堕入万劫不复的人生呢?“一想到他是抱着何种心情在通风管中爬行,笹垣便感到心痛”,在书的结尾,作者借着一个退休警察的心也表达了他的痛。我想,这是对整个社会的痛。

在读罢该书之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作者东野圭吾的写作手法。他不似我从前看的小说那般顺着剧情平铺直叙,亦或是随着时间线的发展讲述主人公的故事。东野圭吾是通过在每一章开始叙述一个新的故事,但是这一个个小故事又能将两位主人公串联在一起,通过这一个个小故事慢慢揭露出主人公各自内心的阴暗面以及人自身的复杂性。


——池哲洋


《双城记》读后感

“那是最为美好的世界,那是最为糟糕的时代,那是充满了聪明睿智的时期,那是愚昧蛮荒的时期,那是拥有信仰的年代,那是充满怀疑的年代,那是光阴璀璨的季节,那是黑暗无垠的季节,那是充满了希望的春天,那是饱含着绝望的冬天,我们应有尽有,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升上了天堂,我们全都奔向地狱。”

在那个极端恐怖的年代,曼内特医生因维护正义进了巴士底狱,德伐日夫人因仇恨没日没夜的编织代表证据的毛衣,达尔内一心想还书家族的罪恶,却依然被压迫。最善良的人们被统治阶级逼疯了,成了和他们一样的恶魔。结局适合暗色的美好,卡尔顿为了他深爱的露西牺牲自己的性命,代替达尔内上了断头台。

这篇历史小说,无论是在任务还是情节上都是虚构的,但是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恶劣影响无一不是类似与这些。身为英国人的狄更斯,无疑是希望英国统治阶级以法国大革命引以为戒。

本书作者以虚构人物马内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把马内特医生的冤狱事件、马内特医生的女儿与贵族达尔奈的爱情故事、马内特医生的仆人德发日夫妇的复仇故事连缀在一起,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看似互相独立实则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共同展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景象。

为何作者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好与最坏看似对立,其实不然。这个时代有多面性,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就有不同的判断。最好的时代,是对于贵族而言的;最坏的时代,是对于平民而言的。在那个时代里,贵族,可以因其出身而拥有众多特权:为了随心所欲的享乐方式去剥夺平民的权利;平民却相反,他们不得不忍受贵族的欺凌、压迫,似乎命中注定他们应该接受上天施加的饥饿,不幸与贫穷。

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好与坏在某种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发生了转换。贵族不断运用特权给平民施压,尽管平民在贵族的脚下小心翼翼的前行,依旧难逃贵族的残暴迫害。随着受迫害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复仇的想法也越演越烈。一个平民难以反抗,但当他们发现身边的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困苦境遇时,便如同拥抱归属感般团结起来,为自己丧失已久的自由奋起斗争。这时,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便倒转过来了——平民终于可以复仇了,贵族却因此要面临祸患。

小说前半部分花费较多笔墨描写贵族的暴行:贵族的马车将平民小孩压死,对生命的肆意践踏如捏死一只蚂蚁一般不屑。此时,我们亦会抱着与平民同样的态度,对贵族的恶行进行批判、鞭挞。可是,当看到小说后面部分,我们会发现,其实平民做着跟贵族同样的事情。他们被复仇的情绪冲昏了脑袋,随波逐流,甚至集体讨伐那些本无任何关系的贵族。曼内特德妻子因为家族的仇恨,对于“厄弗里蒙底”贵族报以深恶痛绝的态度,并且一定要将所有身上流淌着这个贵族血液的人统统赶尽杀绝。在复仇情绪面前,他们变得无所畏惧,但同时不也充满戾气,丧失理智,疯狂残暴吗?

小说中对达内尔有两次审判,而两次审判的标准是什么?是人民的情绪。第一次,医生因讲述自己曾被迫害而引起群众的共鸣与同情,然后达内尔就被释放了;第二次,医生在巴士底狱的手稿被读出,群众对贵族的仇恨情绪被不断煽动,复仇的欲望不断加深,因此达内尔便成了绝对不可以饶恕的罪人,被送往死亡的断头台。《乌合之众》这书中有着这样的观点:“当一场目的在于过去一切制度的大革命进行过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样大革命的结果就是毁灭一套集权制,继而建立了一套新的集权制,甚至使它进一步强化,更具压迫性。”我们在这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能清楚地看到平民与贵族的权利置换过程,看到不断强化的压迫性。

群众对于正确与否没有判知,一味地随波逐流,导致了血染法国的情节不断重演,这难道不就是一种新的压迫吗?而这压迫不是更凶残吗?我们都知道,贵族对平民实施的暴行是不能够抹去的,同样地,鲜血对于失去亲人的伤痛也是无法忘却的,通过杀戮实现报复,也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逝者已逝,而在集体的狂热中,鲜血俨然成了祭奠死者的唯一祭品。

集体狂热的时代,何尝不是集体哀嚎的时代?

狄更斯想通过小说传达出一种反战的情绪,一种追求和平的渴望,从而深挖人们灵魂深处的善良。在集体狂热的背景下,理性的善更为重要。达内尔被判决的场景中,无论是医生的讲述,还是医生手稿被暴露之后引发的反转,我们都可以看到情绪的主宰力量多么强大,演讲的煽动性又是如何改变了事件的走向。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演讲,还是销售话术,以至于我们经常提到的传销,为何那么容易就被牵制人?因为演讲内容抓住了我们内心迫切的渴望,而正是欲望的激发,让人的情感与演讲者产生共鸣,但得到了情感的安慰的同时,也意味着丧失了情感的主导权,很快,群众就会陷入集体无意识之中,理性的缺失,让善恶不由自主。

信仰与怀疑、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会并存,好与坏也在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之间转换,而在我看来无论是最好还是最坏的年代,理性都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会在每个时代闪烁光辉。


——王俊皓


结语/ 校园读书香,万卷共品读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高尚的人对话。活动已步入尾声,但我们爱读书的心永远不变。保证读书时间与质量,促进学子身心素质健康发展,让我们在读书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