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论文
首页   >   发表论文   >   正文

毕业季||2023届美术史论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展(第二期)

发布日期:2023-11-15     编辑:宗恒     点击数:

毕业季|2023届美术史论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展(第二期)

  

前言| PREFACE |“艺术”一词在历史维度中是一个充满动态的概念,艺术史研究的范围与方法也随着这一概念的变迁而不断扩大,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从以绘画、雕塑、建筑为核心的传统艺术形态,到古代生活与丧葬遗存,再到当代五光十色的视觉图像,都被陆续纳入“艺术史”的研究范畴之中,成为今人建构“艺术”这一精神世界的素材。这一态势既为艺术史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同时也对艺术学理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努力探索艺术学理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坚持加强研究生对美术本体的研究能力的同时,积极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鼓励学生以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进行艺术史的研究。参与此次展览的25位同学,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本次展览主题为彼时·此时,意在突出本届毕业生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贯穿古今中外,正是过去与现在乃至未来的结合,并通过划分“证美”“尘光”“共生世”“以民为本”“边缘·身份”以及“牲牲驼道”六大板块来进行展示,选题范围涵盖了古代艺术史、艺术遗存以及当下艺术生态,体现了他们三年来对美术本体以及美术与历史、社会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思考与探索。从中既可以看到他们对美术本体研究的坚守,也可以看到努力突破传统艺术史研究边界与方法的尝试。他们的结论与观点也许略显青涩,但其努力探索的精神值得肯定。                         

美术史论系                         2023年5月16日

为响应西安美术学院“名家、名师、名生、名作、名校”之“五名”战略,展示美术史论系2023届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特此将我系202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概要向大家呈现,分为艺术考古、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丝绸之路美术史、艺术管理与教育、民艺与非遗等6个研究方向,共分为两期推送发出,本期推送为第二期,欢迎大家交流、批评与指正。

主题词:共生世

如果说我们能从疫情时代中获得什么启示?那便是朝着瞬息万变的未来前进,在前进的步伐中合作、互利、共生,获得新生的力量。

紧跟时代,积极求变,回顾当下,在这三年里,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文化艺术行业也置身于这个大变局之中,"艺术管理"何去何为成为理应思考的话题。本届艺术管理方向毕业生共有三位,分别是王书超、向计玲和李雅菲,他们从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传统红色美术资源三个方向入手,以当代艺术管理的思维去探索传统文化及其存在场景的当代转化。如探索当下参与式文化与艺术领域的交融会为当下博物馆建设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衍生出新的商业形态?数字技术的介入如何助力传统红色美术资源突破自身边界?数字世界如何颠覆人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去构建新的历史文化街区?

因此本方向主题定为"共生世",希翼在未来的艺术领域,公众之间应该拥有共同决策权,彼此间也需要被尊重,并依靠着人类智慧实现互利共生,进而携手前进,共谋进步。


《参与式文化视域下博物馆的

开发建设研究》

作者:王书超

指导教师:李四军  教授


论文简介

自我国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以来,博物馆相关业态在文化创新领域极度活跃,一度成为引领文化创新与消费的文化潮流,造成这方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科技的发展带来技术革命,使得大众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加多样化,因此传统单向性的展陈形态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而建立在参与式文化基础上博物馆的建设出现为当下博物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带动观众的主动参与,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博物馆活起来。

本文主要结合相关案例分析,对参与式文化视域下博物馆的开发建设进行了探究,通过将参与式文化与“以人为本”思想相结合,并利用当下最新的一些理念(元宇宙、数字化、融媒体等)建设,试图为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走向提供自己的思路,让文博机构焕发新的活力,讲好自己的故事,多一些人文关怀,让观众更多地去主动参与到博物馆的开发建设当中来,成为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进而更加深入地揭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联系,对未来博物馆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2

《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美学价值研究

——以西安市顺城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作者:李雅菲

指导教师:李四军  教授

本科于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毕业作品荣获校级一等奖。 多幅作品获得亚太设计优秀奖。2020年成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研究生,就读期间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展览策划与行销。

2023.03—2023.06前往台湾艺术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交换。在台北故宫博物馆联合培养项目中进行社会实践与期刊报告。

论文简介

在中国新数字经济时代蓬勃发展的今天让地方城市的文化发展趋势与方向慢慢的有了新的转变方式,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城市美学文化的形象树立成为影响城市文化印象的重要因素。经过十几年来不懈的努力,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营销在文化战略推广核心定位里渐渐的被重视。以“历史+文化+地域风貌”的集群产业的形成在潜移默化中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带动提升了社会经济消费的支出水平。逐渐树立出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城市美学形象。而这种精神价值凝聚的认同性也成为了竞争优势相对的条件下当地的政府和全国的投资资本所密切关注的视角。历史文化街区包容着的时空下城市方方面面面的核心。

元素与记忆,成为了现代城市中“稀缺珍藏”的存储微量的空间性,也变成了展现地方城市美学支出水平的核心公共场域。而现代在面临要又快友好的升级改造历史文化街区的消费支出水平,可以借助精细化智能化数字媒体平台的插入和新型安全化数字化虚拟业态的入驻,成为现代化文化空间的重要的支出场所。在未来的城市美学与文化消费支出水平之间的价值打造中,如何正确的分析历史渊源与现代的创新对文化的消费支出水平持续化的发展状态,是城市美学文化价值更新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此次以西安顺城巷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为出发点探寻内在城市美学价值与外在街区文化消费支出水平更新变化的联系,并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美学价值更新策略与未来发展提出意见。

3

《文化数字化背景下延安鲁艺红色美术资源

价值活化研究》

作者:向计玲

指导教师:李路葵  教授

向计玲,女,1998年出生与湖北省恩施市,2015年-2019年就读于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学习动画专业,2020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学习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为艺术管理与教育

论文简介

红色美术资源是我国革命历史发展的最好见证,它用最形象的艺术语言向人们阐述了党的光辉历程,是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却对革命美术及相关历史价值了解甚少。因此,加强红色美术文化及其价值的传承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以红色美术文化的传承,筑牢大众革命精神的文化根基,让大众真切地认识历史、珍惜当下、思考未来。文章基于当下延安鲁艺红色美术资源价值活化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旨在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探索延安鲁艺红色美术资源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拓展、深化红色美术资源在当代社会的价值空间以及活化的具体路径。文章首先对文化数字化与延安鲁艺红色美术资源进行相关概述,在理论概述的基础上,从内外部因素着手对延安鲁艺红色美术资源活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接着探讨延安鲁艺红色美术资源发展、传播、经济维度下的艺术、社会、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同时又分析、评估大众对于延安鲁艺红色美术资源价值认知的状况。文章的核心是在数字技术下构思延安鲁艺红色美术资源价值活化的路径,从艺术、社会、文化创意产业三大价值入手,以数字技术贯穿全过程,从而搭建价值活化数字综合体。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最终从宏观角度提出文化数字化对于红色美术资源价值活化的形成的启示性意义。文章寄期望以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在大众群体中传播延安鲁艺红色美术资源,将其所独具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进行传承与转化,并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开发相链接,让原本传统的红色美术资源在创新中激发生命力,实现真正的年轻化、活态化发展,这一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方向为艺术管理与教育。

民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2023 || 时空留痕 

 主题词:以民为本

民艺的本质,就是滋润和亲和。它是特色的、趣味的、风韵的、温馨的,是随着器物美的展示而反复使用着的人类所赞美它的语言...并不是作者创造美,而是很多作者生活在美中。

——柳宗悦《民艺论》

"民艺与非遗"是近年来艺术学理论专业新增的研究方向,这一方向的设立,为研究生们开拓了更多的可能性﹣﹣从学理层面探索根植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地上的民间智慧和日用之美。第一届硕士毕业生王博扬、庞晨旭在西安美术学院接受了7年的学术训练,具备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他们的硕士毕业论文皆从关中在地文化出发,各自奔赴不同的研究对象:王博扬以西安市花"石榴"为核心,试图从隐喻的层面追索人类创意思维的形成关键,研究成果兼具哲思与趣味;庞晨旭关注华州皮影戏的展演时空及传播方式,探讨乡土与城市之间的文化变迁,具有个案研究的范式。

在"石榴"符图和皮影戏的背后,都生动体现了民间工艺的"和美"理念和手艺人的诚实之德。欢迎您走进王博扬、庞晨旭笔下的民众生活世界,感受内识与外境的微妙互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1

城市之间:华州皮影戏展演时空及

传播方式的变迁研究 》

作者:庞晨旭

指导教师:张西昌  副教授

1997年生于山东省东营市,2016年-2023年本硕均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本硕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担任学生会传媒部部长、主席,负责新媒体运营,硕士研究方向为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论文简介

华州皮影戏是陕西地区传统戏剧之一,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和民间戏曲艺术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戏的展演空间和传播方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转变,过去,华州皮影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兼有求神祈福等“娱神”的社会功能,皮影戏班子流动于乡间进行演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受毛泽东文艺理论的影响,部分皮影戏班子为中央服务,逐渐向社会主义文艺靠拢,为宣传思想所用;改革开放以来,在又一次短暂的繁荣后,华州皮影戏开始走向衰落,农村中已看不到戏班子搭台唱戏的身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热潮下,华州皮影因其雕刻精美、颜色丰富、造型独特的审美特点作为一种工艺美术作品走向城市,逐渐变得产业化,皮影戏也仅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在展览馆中、艺术节上为观众展演。

因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认知改变的影响,皮影戏的民俗功能逐渐消退,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无法避免的去乡村化、去民俗化的过程。华州皮影曾经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却疏离了生活,其变化的过程也是文化史、艺术史的演变过程,本文旨在通过与皮影艺人们的访谈,对华州皮影展演空间与传播方式的演变进行梳理,探讨皮影与地区民俗文化的关系和现代皮影戏所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为华州皮影的发展提供多元的思路。

2

《“石榴”的隐喻》

作者:王博扬

指导教师:张西昌  副教授

王博扬,山东济南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长青哲学,作品关切现代性与日常生活。

论文简介

本文以隐喻的视角选取了民艺与非遗领域中常见的“石榴”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人类与石榴之间的互动,并以此探究人类创造石榴符图的心路,回顾并反思人类创意思维形成的关键。笔者通过以图像学和分析现象学为主,以跨学科、跨文化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对“石榴”的隐喻展开研究。

艺术学的研究需要系统地把握人类的多感官联觉,而不能仅仅从视觉角度“以一概全”。视觉与听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官系统,由此分别衍生出“符”与“号”,“符号”即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质所在,“符号系统”的背后是高级生命体独有的“生命应对”。本文重点讨论石榴的视觉特征,并兼顾常被忽视的诸多方面:石榴因国俗语义而产生的读音联想、石榴酸甜的滋味经由人类味觉而产生的印象、人类手拿石榴时因触感而产生的肉身记忆和人类梦境中与“石榴”有关的概念神经联结。“石榴”的“子文化”隐喻是其核心隐喻。“子文化”并非人类的专利,其根植于自然界一切循环往复的生命中,或可理解为老子所言的“玄牝之门”,是一种带有源头意味的根性存在。就人类的“子文化”而言,女性和孩子是生育一事的主角,故而“石榴”常常隐喻女性和孩子,具有较强的生殖崇拜内涵。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女性是生育的主体。探究“石榴”的“子文化”隐喻需要从女性的身体、心理、造物等方面重构“生育原境”:首先,石榴花、石榴果因外观颇受女性爱戴,且与女性性征多有相似。其次,在古代,由于没有现代医学条件,生育一事危及生命的概率较高,在尽可能做好一切物质准备的同时,也需要强大的心理慰藉。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符图,绽放在剪纸、刺绣、面花等媒材上,属于一种祝由营造。从这个意义上讲,民间艺术中如“石榴”这般符图,并非仅有装饰功能,而是参与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美术学院的校园内栽种了不少石榴树,小树林的石榴树干长得苍劲古怪,果然是辟邪之树;覆土建筑之上也有一大片石榴树林,每到4月下旬,在几场春雨过后,总会冒出点点红珠,那是石榴小时候的模样,接着会在5月绽放,在9月结果。坡上被学生走出一道向上的土路,高大的石榴树林荫蔽着它。当我选定以石榴作为研究对象时,经常会去这个山坡上走走,穿梭于石榴树之间,朵朵红花映衬着不远处的拴马桩阵。对我来说,这条小路颇具普林斯顿树林(巫鸿,2020)和海德堡“哲人小路”(张清华,2020)的雏形了!当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艺术考古研究

2023 || 时空留痕 

 主题词:尘光

"考古也就是回乡,也就是探家。探视地面上的家乡往往会有岁月的唏嘘、难言的失落,使无数游子欲往而退;探视地底下的家乡就没有那么多心理障碍了,整个儿洋溢着历史的诗情、想像的愉悦。"

——余秋雨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在思考着自身存在的意义,这些意义演化成了文明,记载着人类存在的印记,当我们进行考古工作时,其实就是在探寻这些证明人类自身存在的印记。本届艺术考古研究方向毕业生共有九位,分别是范芗茗、王丹、王柔卜、韩娜娜、周子琳、卢祉君、李一诺、刘祎恒、卫泊键。他们从文物入手、探究其中蕴含的文明信息,这些文物的时间跨度从唐代至清代、空间跨度从域外的古印度地区到中原的长江流域,文物信息丰富,对于我国的考古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艺术考古方向主题为"尘光",如同被埋藏千年的庞贝古城和敦煌遗迹一样,当埋藏地下的文物重见天日时,其所绽放的属于人类文明的光辉,是所有考古工作最大的喜悦,原来我们每个人既是存在的谜题,也是这个谜题的答案。1

《汉镇的造型美学研究》

作者:韩娜娜

指导教师:周俊玲  教授


1998年出生于山西省晋城市,2016年-2020年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获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2020年-2023年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论文简介

镇既是生活实用器具,也是一种小型雕塑。它的材质多样、造型丰富,可雕琢性强,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是承载与表现汉代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本文选取汉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与图像资料,对其造型特征与美学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蕴含的审美文化与特殊寓意,并以此追溯其反映的情感、文化内涵。   

镇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对汉镇造型风格进行分析,离不开对镇历史流变发展的分析,而这也是对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探讨。文章在对汉镇进行类型学分析基础上,归纳总结分布地域与特点;依据类型学探索其装饰技法和整体造型特征;进而通过镇的造型看汉代人的审美需求,并进一步分析其造型与所处场合、所具备的功能之间的联系,深入解读汉镇造型所体现出的政治、经济、文化。

2

《痕都斯坦玉器文化元素初探

(17世纪至19世纪)》

作者:李一诺

指导教师:曾智泉  副教授


李一诺,男,中共党员,1997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2020级美术史论系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考古,主要研究内容:中国古代玉器真伪鉴别与中国古代玉器市场投资。热爱文物艺术品收藏,当前正在筹划属于自己的古玉交流展示的平台。指导教师是曾智泉副教授。

论文简介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中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从史前文明至现代,不计其数的玉器作品宛如夜空中的繁星,璀璨夺目,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玉器文化并不是中国独有,在世界其他地区同样存在玉器的雕琢工艺。在中国首都北京市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两地的故宫博物院,均藏有与中国传统玉雕风格大相径庭的玉器,它们的工艺、造型与纹饰,均具有浓厚的异域艺术风格,这类玉器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并称之为痕都斯坦玉器。

结合痕都斯坦玉器风格特征而言,例如它的器身异常轻薄,虽然薄胎工艺在中国唐代时期就已存在,但痕都斯坦玉器大量运用此工艺进行雕琢,实属罕见。不仅如此,痕都斯坦玉器表面图案采用繁复的浅浮雕加阴线刻的装饰手法,有的配以纤细的金丝或银丝来将纹饰勾勒,甚至再镶嵌各类玻璃、宝石、金银片或玉片,华美异常,带有草原风格。再看造型,虽然痕都斯坦玉器有时会出现中国青铜器的造型,但在纹饰方面痕都斯坦玉器多采用植物纹苕茛花图案,这明显不是中国玉器中的常见纹样。

痕都斯坦玉器在17世纪至19世纪被大量生产,而且并非一国制作,除了莫卧儿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生产的痕都斯坦玉器,清帝国也会将进贡或者购买来的痕都斯坦玉器进行“仿制”。在痕都斯坦玉器器物上,会存在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元素,比如伊斯兰文化、草原民族文化、西方欧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仿制”的痕都斯坦玉器中,通常也并非单一的文化元素。总而言之,痕都斯坦玉器是多元文化交流下的产物,自欧洲到东亚,横跨范围巨大,值得深入研究。

3

《盛世云华

——两宋吉州窑黑釉茶盏纹饰探究》

作者:刘祎恒

指导教师:曾智泉  副教授

刘祎恒,2020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艺术学理论专业艺术考古方向,研究生期间发表核心论文2篇,国家级论文3篇,省级论文2篇,两次获国家学业奖学金。

论文简介

吉州窑在两宋时期逐渐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瓷器品类,成为影响江西地区乃至全国的著名窑口。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瓷器呈现出特殊的时代性特征。两宋社会茶事兴盛,各地窑口生产的黑釉茶盏为主的茶器成为瓷器中的主流,面向民间的吉州窑受到社会饮茶风气影响,又接纳吉安地区特殊的“禅宗文化”、“庐陵文化”等区域性文化的参与,逐渐发展出剪纸贴花、木叶、洒釉、窑变等多样性的黑釉盏装饰,为黑釉盏增添了更多审美趣味。

本文基于两宋时期瓷器发展脉络和吉州窑所处的两宋社会及吉安地区特殊的文化构成,以吉州窑黑釉茶盏纹饰为研究对象,参考和吸收各文化学者的相关研究,运用考古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图像学、历史情境分析等方法,以实地考察和文献参考为辅助,在两宋社会的框架下,对吉州窑黑釉茶盏纹饰进行探究,试图论述吉州窑黑釉茶盏在两宋社会中的发展和意义。

首先以吉州窑的发展脉络为主线,对吉州窑的发展背景、历史沿革及影响吉州窑发展的因素做综合整理,旨在对吉州窑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在以第一章基础上对吉州窑中特定的代表性黑釉茶盏纹饰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每种类型纹饰呈现出的特征,对吉州窑黑釉茶盏纹饰进行整体把握。以吉州窑黑釉茶盏纹饰类型的分类整理后,探究纹饰与两宋社会流行的的风尚、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内在关联试图揭示两宋社会中茶文化、禅宗思想和市民百姓审美追求与吉州窑黑釉茶盏纹饰之间影响的相互性。第四章以先前总结的纹饰类型和特点为基础,对吉州窑黑釉盏纹饰的美学特点进行论述,讨论纹饰的美学特点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吉州窑黑釉盏纹饰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其融合了其他窑口的各类纹饰制作工艺,以“取之百家,融合吸收”为特点发展出了具有自身典型特征的装饰,第五章即以吉州窑代表工艺与其他窑口之间的关联为主线,分析吉州窑与各窑口工艺上的联系和交流。

黑釉茶盏作为两宋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器,连接起窑口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桥梁,面向民间的吉州窑将喜闻乐见的纹样装饰在茶盏上,成为两宋社会黑釉茶盏发展下的地域性缩影。

4

《河南春秋贵族夫妇墓葬用玉的

性别差异研究》

作者:卢祉君

指导教师:曾智泉  副教授


本硕均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研究方向为艺术考古研究,导师为曾智泉教授。

论文简介

春秋时期是整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转型时期,在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角色经历了重要转折。而女性贵族作为上层社会群体之一,享受着社会与经济方面的特权,却又因性别观念与男性贵族存在着政治与生活上的差异。

河南地区贵族夫妇墓葬内出土数量众多且精美的玉器,为研究墓葬用玉中的性别差异提供了丰富的考古材料。本文从河南地区贵族夫妇墓葬资料着手,以考古学、比较艺术学的角度,探讨春秋时期贵族夫妇在墓葬用玉习俗上的性别差异并分析构成此差异的原因,进而对社会的政治环境、联姻现象、女性贵族的权力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5

《长安地区唐代玉带纹饰及功能文化探究》

作者:王柔卜

指导教师:曾智泉  副教授

王柔卜,1999年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15年——201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获学士学位,2020年——2023年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论文简介

玉器作为文物的大宗之一,是当下人们鉴藏研究的热门。空前绝后的大唐时代,曾出现“万邦来朝,绝域入贡”的盛况,在唐代,玉带作为与身份等级相关的礼仪器,既体现地位、尊卑制度又兼装饰作用,具备社会与历史多种功能。玉带在整个唐代玉器中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工艺的卓绝,更在于玉带所内含的文化气息。玉带就像一个特殊的“照相机”,可以还原唐代上层阶级的行为和活动。本文立足于长安地区考古发现的唐代玉带,试图还原唐人使用玉带的具体场景,具体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探索唐人赋予玉带的精神内涵,解析玉带中的文化因素。试图去更清晰、更直观地还原长安地区唐代玉带的历史,继而为唐代玉带的文物学研究添砖加瓦。

6

《黄河中下游两汉时期豆形铜灯

整理与研究》

作者:王丹

指导教师:卢昉  教授

王丹,陕西西安人,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20年进入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学习,研究方向为艺术考古。

论文简介

本文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两汉时期豆形铜灯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和年代框架建立的基础上,分析其器形、人群等级、区域的特点和演变。在此基础上,梳理其源流。并通过“三礼”等文献的梳理,结合画像石、帛画的材料,讨论了豆形铜灯的使用场景,认为该场景的使用与儒学、举孝廉、灵魂升仙、长明等有关。

第一部分,简要论述了灯具的发展历程以及豆形灯在铜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梳理了关于灯具与豆形铜灯的发展简史。探讨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进而对所研究豆形铜灯的概念、地域进行了界定。

第二部分,将豆形铜灯划分为传统豆形、托盘形、带鋬形、异形四类,按类分别进行更加细致的类型划分。

第三部分,在梳理两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既有的地域与等级划分基础上,总结其墓葬构筑的类型与特点,综合本文出土铜灯墓葬的实际情况,将关中、中原、山东地区的人群等级划分为9级。

第四部分,在对豆形铜灯出现之前豆类器演进、功能及称名变化的梳理上,明确了豆类器到豆形铜灯的转变历程。进而梳理了先秦时期铜豆大致的发展脉络以及铜豆自战国以来到两汉以后的发展轨迹。

7

《永乐宫<朝元图>壁画十一曜星君

图像研究》

作者:卫泊键

指导教师:白文  教授

卫泊键,1998年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本科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为艺术考古,擅长绘画与文化史研究,热爱科学与艺术。

论文简介

十一曜是指日、月、金、木、水、火、土传统七曜和“四余”神,“四余”是指罗睺、计度、紫炁、月孛四种不可见的天体,其中罗睺与计都为古印度的天文学概念,后随佛教传入中原,在五代时期裂变为紫炁与月孛两种概念,后至宋代时十一曜的概念被道教神话体系所吸收,最终演变为永乐宫《朝元图》壁画中的十一曜星君形象。

本文通过对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壁画中的十一曜星君图像进行图像学研究,结合相关存世画作、历史文献、佛道典籍,采用原件与原典相对照的研究方法,并根据相应时期西亚、中亚及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风貌,对永乐宫《朝元图》壁画中十一曜星君的形象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论述,揭示了古代世界间文化交汇影响的经典案例。

8

《两宋白舍窑瓷器的艺术特征

及成因探究》

作者:周子琳

指导教师:曾智泉副教授

1999年生于江西省鹰潭市,2016-202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20-2023年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论文简介

白舍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窑火持续千年,据相关考古调查发掘,其烧制历史源于五代,盛于两宋,随后因工艺守旧、资源枯竭、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在元代逐步败落最终停烧,随后在晚清民国时进行过小规模的短暂复烧。本文从考古学、设计学、比较艺术学的角度,通过分析两宋时期白舍窑青白瓷的艺术特征,从而探究出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以及背后的多重成因。并与关联区域内相同时间范围下,制瓷条件最为相似的其他窑口所生产的青白瓷进行艺术差异研究。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白舍窑的历史背景、分期及生产状况,分别从白舍窑的地理位置、水土资源、窑址分布、分期、生产状况等方面对其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对两宋时期白舍窑青白瓷艺术特征进行造型、功能、装饰的分层剖析,把握艺术特征及造物理念;第三部分,基于前文对白舍窑青白瓷艺术特征的研究,从而探究出瓷器风格背后的社会背景及文化内涵。第四部分,将两宋时期白舍窑青白瓷与闽赣两地青白瓷进行造型装饰及工艺技术的差异性研究,从中提炼出艺术上的差异性。白舍窑作为两宋时期江西制瓷业最高水平的代表,为研究青白瓷的历史及当地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

结语



本次展览从最开始的准备到展出,凝聚了许多同学的努力。对于青年的他们而言,不断迸发新的想法,从而不断打破社会范式和人生范式,以此尝试多种可能性。通过对艺术的理解进一步探究,最终形成一本“小小的论文”,为硕士研究生生活画上了一个句号。睡前的羊儿不再啃半荒的山头,回忆见缝插针,夏天的蜻蜓飞离燥热的池塘,载酒来时一片笙歌笑语。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此时,美术史论系全体师生预祝大家顺利毕业,扬帆,起航!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