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19级艺术考古班5月11日考察通讯

发布日期:2021-05-11     编辑:宗恒     点击数: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019级艺术考古班外出考察行程的第六天,也是师生抵达榆林的第二天。根据行程安排,今天先后考察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榆林民俗博物馆、镇北台遗址。三地分别由王未然、王逸蕊和卢婧雅负责讲解。

当天上午7:45师生十六人准时集合,步行至榆林市宝塔榆阳区世纪广场的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并在博物馆前合影留念(图1)。

 

 

1 师生在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前合影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位于榆林市世纪广场,是榆林市第一个专题性博物馆。展厅分为序厅、复原下沉汉画像石墓葬厅、汉画像石展厅等部分,共陈列画像石164件,辅助展品有陶器26件,铜器3件,铁器l件,石器1件,复制文物2件,紫铜雕塑2件,拓片10幅,照片9幅。

汉画像石是汉人雕刻在墓室、祠堂上带有鲜明主题的刻画装饰石。其生动、直观地描绘了汉代的典章制度、衣食住行,反映了人们对生世的依恋、死后的追求,展示了汉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状况。

 

 

2 东汉墓门五石组合

 

画像石(图2)的一般做法是在加工好的石板上以石为地、以刀代笔,采用减地平雕法和线刻的手法,雕出各种画像和图案,是一种绘面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东汉盛行厚葬和崇饰祠墓,以画像石装饰逐渐成为时尚,通常装置墓门或镶嵌在墓室四壁,既是基室的建筑装饰构件,又起着加固、装饰、镇墓、驱邪避祟及留志告世的作用。

东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河南、四川、江苏、陕西等地。陕西画像石集中出土于陕北的绥德、米脂、榆林、神木等地。陕北东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多为神话传说及现实生活的场景,有的还刻有纪年文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艺术风格质朴简洁,形象生动明快,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陕北画像石又以神木大保当汉墓、绥德辛店汉墓、米脂官庄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为代表,有灵禽瑞兽、神话故事、忠勇典故、民间生活、战争、娱乐、宗教信仰、民族融合等题材,集中反映了陕北汉代人的信仰和社会生活画面。

 

 

3 序厅

 

在展馆序厅(图3),设计者借古人“天圆地方”之意,将古代四大吉祥方位神镶嵌于圆形穹顶之上,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一面正对门口的浓缩了汉画像石刻的浮雕墙上,雕有二牛抬杠、车骑出行狩猎图、阁楼内宴飨宾客图、击鼓响钟的乐舞图、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神话故事、世俗生活的拥彗吏,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状况。

 

 

4 复原下沉米脂官庄二号汉墓葬厅

 

及至全体师生考察到复原的米脂官庄二号汉墓(图4),可以清楚看到下沉式的防汉制式墓室,墓室四周均为画像石。此座汉墓于2005年4月,由榆林米脂银州镇官庄村村民在修建宅基时发现,墓室内的随葬品被盗贼几乎洗劫一空,只出土少量的车马器、铁器、漆器、钱币。墓室内有少许的人骨,不辨身份,在后室发现完整的羊骨和鹿骨。这种现象在此地考古发掘中尚属首例,为我们学习研究当时的殉葬制度与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线索。

在之后的展室,有许多带有彩绘的画像石,其后的线描画像石也为我们了解画像石的制作手法与墓主人生平提供了研究实物资料。

 

 

 

 

5 东汉画像石墓门组合与铺首衔环一对

 

图中的铺首衔环(图5)是一组东汉墓门的一对门扉,却出现了一面雕刻双眼、一面未雕刻只留下笔迹的样式;在左门柱的下方,神兽玄武身上也出现了多余笔迹的迹象(图6)。

 

 

6 带有笔迹的玄武形象

 

同学们与老师在讨论后,推测此块画像石最初是用减地平雕法——即笔勾勒出主体样式、再根据线条将主体之外的部分减低、从而凸显主体的方法制作,中途因为工匠的技艺不高或墓主人去世时此组墓门未雕刻完成等原因,草草收尾后用笔迹画出了未雕刻完成的部分。

 

 

7 荆轲刺秦王图像

 

 

8 二桃杀三士图像

 

 

9 泗水捞鼎图像

 

同学们在考察过程中,还看到诸如荆轲刺秦王(图7)、二桃杀三士(图8)、泗水捞鼎(图9)这样的历史故事在汉画像石上的演绎。这一切无不反映了当时社会所流行的思想状况;还有汉画像石中的车马出行及乐舞在画面中的体现,也说明那时人们的物质文明生活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在考察的过程中,同学与老师相互讨论后,得出以下等结论:位于西王母身下的台座应为昆仑山的代表、西王母所在位置应为悬圃;一般的墓门门扉下雕有的独角兽为神兽獬豸;西王母与东王公的造型区分应从西王母所戴头饰入手。

对于汉画像石,鲁迅曾给出这样的评价:“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史学家翦伯赞曾说“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而榆林市汉画石像博物馆序厅“石头上的史诗”即是最精炼的表达。

老榆林民俗博物馆,位于老街的凯歌楼楼体内。关于榆林当地的民风民俗展示介绍得很全面很详实,比如榆林城的地理历史、榆林服饰、榆林民居、年节习俗、榆林豆腐、榆林饮食等等。

该院所在巷在明初居住为田丰年的老者,其人敦厚,颇孚众望,故曰田丰年巷。可考历史为清代,该院为胡翰林宅第的其中一个穿院,后因子弟抽吸鸦片而门第衰败。民国初年卖于晚清拔贡之子,原榆中美术教师郭宪清,郭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对该院进行了全面翻修,其人先后为《申报》、《大公报》记者,为人刚正,因披文揭露当时陕北镇守使井岳秀欺压百姓、横征暴敛罪行,被井指使人在大显楼施以坐蜡酷刑,家遭不幸,被迫卖房,2003年7月榆林市文化文物局为了保护即将消失殆尽的"榆林四合院"而划拨成立榆林民俗博物馆。

 

 

10 榆林民俗博物馆展陈

 

进入正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墙壁上挂着的这幅剪纸艺术精品(图10)。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曹红霞的寿星图。其下面是颖康共桌,榆林人叫岸,岸上放置一对平谐音平安。寓意幸福安康,平平安安。两边摆放的明朝官贸易是长辈就坐之地,红色赵家大树柜中间分别有大圆筒、大花式音筒的摆件,简单大方雍容花。接下来进入到左侧婚房(图11)。

 

 

11 婚房展陈

 

中国的婚俗既隆重又礼仪繁琐。进门另一边放置的虎虎生威的炕头,狮子有辟邪镇宅之用,有的人家摆放稍大点的狮子,还有兼顾拴小孩子妙用。

接下来进入到右侧房间。这是长辈旧寝室。师生感受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一盘大土炕尽显北方地区所独有的就寝取暖。餐饮三兼顾之妙用与现在的地暖有异曲同工之处。到了冬天,人们坐在热炕头上。拉拉家常,聊聊天,中间摆放的炕桌上的烟酒茶瓜子,置于其上,边吃边聊,好不惬意。

 

 

12 榆林民俗博物馆古厨房陈列室

 

接下来参观了古厨房陈列室(图12)。榆林人的饮食特点以炖、熬、煮、饭为主,并肉食较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古榆林厨房布置,首先灶台上摆放着一副碗架,古榆林人在碗架上还不忘雕刻个万字,它在佛教中是吉祥万德的标志,通常也被认为是太阳和火的象征,用在厨房,当然希望其炉火生生不息,越烧越旺。同时也可以看出,佛教文化在榆林影响之广泛。小门里供奉的是灶神爷,也是希望灶神爷保佑其家人,不愁吃喝。旁边放置着硕大的水缸,水桶。这是古榆林人饮用桃花水的真实写照。

榆林民俗博物馆一共分为五个篇章。第一篇章,九边重镇榆林城;第二篇章,民清遗韵;第三篇章,帝王亲临;第四章,老街印象;第五章,榆林古城;每个院落都有一个尘封故事,无声的诉述着老榆林的生活往事。

 

 

13 榆林民俗博物馆牌坊

 

 19级考古班在这次参观与展览中不断学习、日益精进。跟随着陈磊老师(图13),不断学习、不断增强自身对学术研究的探讨。

下午14:30师生准时集合并驱车前往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外红山顶上的镇北台遗址,并在遗址前合影留念(图14)。

 

 

14  师生在镇北台遗址前合影

 

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体量最大的烽火台,作为“北瞰河套,南蔽秦陇”的重要防线,镇北台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

明时,因蒙古屡犯边关而治所反映缓慢,榆林巡抚余子俊于1473年上书朝廷将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为防止蒙古族南下袭扰、掳掠牲畜,次年修筑延绥镇长城。1607年,在红山脚下建造便于蒙汉官员接待洽谈、纳献贡品的款贡城。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红山市,在款贡城西南角修筑体量巨大的镇北台(图15)。台呈正方形,上下共四层,逐层收进,通高30米,内筑夯土,外砌青砖,底大顶小,总占地近5056平方米。第一层为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曾建有戍卒营房。第二层台高16.6米,周长130米,南侧券洞门额嵌有一石匾,刻有涂宗浚书法“向明”,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四层高4.4米,周长35.44米,正中原有砖木结构方形瞭望哨棚一间,于清末坍塌。

卢婧雅同学在为同学们讲述镇北台修建历史沿革的过程中,结合明朝疆域变化、边疆管理机构以及榆林市地形图,为同学们提出三个问题:明初疆域远至内蒙一带的明朝为何在边疆设置九边重镇并修筑长城?远延绥镇治所为何迁至榆林镇?影响镇北台的选址因素?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开始了对于镇北台遗址的考察。

 

15 镇北台遗址

 

款贡城(图16、图17)位于镇北台下,作为官市,是款待、赏赐民族来使、接受纳贡和洽谈边贸世俗的场所,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和睦相处的见证。

 

 

16  款贡城

 

 

17 款贡城

 

明朝中期以后,北境边防逐渐衰弱内缩,蒙古族逐渐掌控河套地区并对中原政权产生威胁。但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其他生活物资较为匮乏,亟需获得农产品与手工业产品。其途径无非两条,侵略掠夺或和平贸易。朝廷企图以闭关绝市的封锁政策制服蒙古,激发蒙古族内强烈反抗,为了恢复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往来以获取生产生活资料,鞑靼领袖俺答汗多次向明廷提出通贡互市的要求,遭到明世宗屡次拒绝后鞑靼领袖俺答汗不惜多次举兵南犯,在长达三十年的军事拉锯战中双方深受其害,最终于隆庆四年(1571年)双方经“隆庆和议”后达成“华夷兼利”的共识,并开设十一处民族贸易市场以促进商业往来。

镇北台及款贡城遂在这一背景下修建,从长久来看,明朝自永和年间北境边关疲弱,作为军事重镇之一的榆林至关重要,而镇北台作为这一节点的烽火台则是重中之重;从“隆庆和议”的特殊历史背景来看,镇北台又承担保护双边贸易和平开展的重任。镇北台不仅是战争所需的防御性建筑,而且是文化传播和贸易往来的场所。登临镇北台,既可远眺毛乌素沙漠、观察敌情,也可实时掌握款贡城交易情况,成为“蒙汉一家,和平互市”的见证。

干戈与玉帛在这一地点历史般的相遇,为研究蒙汉关系与民族融合提供意义颇丰的实物资料。

今天的考察,师生收获颇丰。紧张而又充实的考察,为师生的知识储备、学习研讨提供了材料。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