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党团活动   >   正文

微人文·三下乡||小扇摇摇,童画非遗——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疗愈社会实践服务队赴陕西七彩路康复中心实践(二)

发布日期:2025-09-02     编辑:宗恒     点击数:

微人文·三下乡||小扇摇摇,童画非遗——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疗愈社会实践服务队赴陕西七彩路康复中心实践(二)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特殊群体保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民政部、中国残联《关于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7月7日,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疗愈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陕西七彩路康复中心,举办“小扇摇摇,童画非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漆扇非遗文化讲解与手工体验相结合的形式,让孤独症儿童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技艺魅力,同时发挥艺术疗愈功能,助力儿童成长发展。

非遗课堂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以“非遗讲解员”身份,介绍了漆扇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队员们通过生动案例与图像展示,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帮助孩子们建立对传统漆艺的认知框架。

实践队员为小朋友讲解漆扇小知识

据介绍,漆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审美,其“以漆为笔、以扇为画”的创作形式,凝聚着古代工匠对材料与自然的深刻理解。本次活动特别选取漂漆工艺作为体验核心,既保留传统技艺精髓,又通过简化操作流程,让孤独症儿童群体能够安全、顺利地参与创作。

实践队员带着小朋友做示范

实践体验

在实践操作环节,队员们分组开展指导工作:先示范颜料滴入、水流勾勒、扇面拓印的完整流程,再针对孤独症儿童特点调整工具尺寸与操作难度。孩子们在队员的一对一协助下,亲手完成“滴色—勾纹—拓印”步骤,看着水面流动的色彩在扇面定格为独一无二的纹样,体验“如拆盲盒般”的创作乐趣。

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体验漆扇

活动室里,孩子们举着自制漆扇相互展示,欢声笑语中展现出对美的天然向往。

小朋友作品展示

结语

此次“小扇摇摇,童画非遗”主题实践活动既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了接触非遗文化的机会,也为青年学生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队员们在筹备阶段反复打磨活动方案,针对特殊儿童沟通特点设计互动环节;活动中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在教学相长中深化对“艺术疗愈”与“非遗传承”的理解。

活动合影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