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党团活动   >   正文

微人文·三下乡||“探幽少华,践悟文脉”——艺术人文学院文化传承社会实践队赴渭南市华阴市调研实录(四)

发布日期:2025-09-02     编辑:宗恒     点击数:

微人文·三下乡||“探幽少华,践悟文脉”——艺术人文学院文化传承社会实践队赴渭南市华阴市调研实录(四)

2025年7月9日,艺术人文学院“三下乡”文化传承实践队奔赴少华山,开展文化资源考察与文创产品设计调研工作。实践队成员对少华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古迹进行了细致考察,并与游客、当地商户及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深入群众,了解他们对少华山历史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少华山文化旅游发展的见解。

少华山作为华山的姊妹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相关记载,汉唐时便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从宗教文化来看,少华山是道教名山,唐昭宗李晔曾封少华佑顺侯,此后道观群兴起,形成了上庙下宫的布局,众多高道在此隐修。同时,这里也有佛教文化的印记,潜龙寺相传是汉明帝时所建,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寺院。张衡、杜牧、郑谷等众多文人墨客曾到此游览,留下了诸如“缀以二华”“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等诸多诗词佳作。此外,少华山还与草莽英雄王伯当、《水浒传》中的九纹龙史进等人物的传说故事相关,为其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这些文化历史元素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少华山独特的文化魅力。

  

   

采访实录

在少华山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少华山景区日常的客流量情况,同时表示,尽管少华山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但外界对它的认知不够深入。工作人员还提到,少华山目前仅有文创雪糕和冰箱贴这两种文创产品。这一情况反映出当下少华山文创产品开发不足,既无法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也难以充分体现少华山的历史文化。最后,工作人员对实践团此次调研活动给予了充分认可,对实践团已设计的文创产品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实践团在少华山考察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还与山中的商户进行了交流,了解山中商品销售等情况。许多商户表示,多数游客都会询问是否有少华山文创产品出售,但实际上,少华山文创产品可供选择的种类极为有限,这使得不少游客最终失望而归。部分商户还提及,暑假期间少华山山中会骤然降雨,而前来游玩的游客并未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往往会在店内购买雨衣和雨伞。因此,对于少华山文化产品的开发,不仅需要深入挖掘融合少华山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确保其能充分展现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同时也必须全面而细致地考量游客的实际需求。

此外,在对少华山的考察过程中,实践团队还积极地与途中偶遇的游客交流。从采访中能够发现,不同群体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和偏好存在显著差异,绝大多数年轻人对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更为偏爱,同时对于文创产品偏好更倾向于装饰性较强的设计,他们尤其钟爱那些具有独特创意元素或与当下流行的知名动漫、游戏进行联名合作的产品。相比之下,中老年群体在挑选文创产品时,除了对产品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有着较高的要求外,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更偏爱那些能够实际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文创设计。此外,在图像风格方面,中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的文创图像,这种风格不仅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也更能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和认同。

       

此次少华山调研之旅,艺术人文学院实践团队于青山绿水之间体悟到了“二华”文化的差异与共生,亦在与不同群体的采访交流中洞察到了少华山文化传承的潜力与方向。从工作人员对少华山文创产品现状问题的抛出,到商家对少华山游客需求的提出,再到游客们对少华山文创产品期待的差异化。实践团队收集到了多维度的信息,这些信息如同拼图的碎片,拼凑出了少华山文化传承与文创发展的清晰图景。这让团队意识到,少华山文化传承不仅要深入挖掘其独特内涵,更要紧密结合不同群体的需求,进行创新与拓展。艺术人文学院实践团队将带着此次调研成果,让少华山的独特文化通过文创产品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传承,为少华山历史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