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 || 杨爱国《多棱石柱——汉代建筑中的外来文化因素》
主讲人简介

杨爱国,山东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二级课题一项,山东省社科项目一项,山东省古籍整理重点项目一项。主要致力于汉代画像石和古代墓室壁画研究,出版《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朱鲔石室》《孝堂山石祠》《临沂吴白庄汉画像石墓》等学术著作,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文史哲》等期刊和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编或参与主编山东汉代画像石图录十余册。
主持人简介

范淑英,先后获得南开大学历史学学士、北京大学考古学硕士和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学位。曾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十余年,现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艺术与考古,曾在《考古与文物》《唐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美术研究》《美术》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2013年论文《隋唐墓出土的“古镜”——兼论隋唐铜镜图文的复古问题》获得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入选首批“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018年所著《陕西汉唐墓葬美术研究》获得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讲座名称

《多棱石柱——汉代建筑中的外来文化因素》
在谈及汉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时候,人们想到较多的是裂瓣纹银豆(盒)、玻璃器、石狮、外来的珠子等珍贵物品以及佛像等与信仰相关的文物,建筑构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虽然目前可以确认的是外来的汉代建筑构件数量有限,但它们同样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则属无疑。这些建筑构件中,较为明显的外来物是多棱石柱。
汉代的多棱石柱是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是众多外来物中的一种,同时,它进入中国之后,就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图像等结构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
讲座提纲
一、八棱石柱
二、十六棱及更多棱石柱
三、多棱柱的外来传统
四、多棱柱与汉代画像的结合
讲座时间
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 19:00
讲座地点
二号教学楼研究生学术报告厅
(一楼财务处边门上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