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逐光而行,以艺鉴城”——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2022级艺术管理班赴深圳考察

发布日期:2025-05-23     编辑:宗恒     点击数:

“逐光而行,以艺鉴城”——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2022级艺术管理赴深圳考察

5月13日,艺术人文学院2022级艺术管理班级踏上了一场融合当代水彩艺术与城市文化基因的考察之旅。从深圳画院《逐光之境—陈希旦水彩新作展》的笔触光影,到南山博物馆的历史叙事同学们在专业讲解与实地调研中,解码艺术管理与公共文化空间的共生逻辑。

师生合影

艺术机构的“深圳样本”—走进深圳画院

深圳画院门口

在深圳这座以“速度”著称的城市里,深圳画院的存在像是一处静谧的艺术港湾。它不仅是艺术家创作的平台,更是城市美学的培育者。

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成立于2021年5月,通过整合深圳市文艺创作室、深圳画院、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深圳雕塑院)组建而成,加挂深圳画院牌子,是深圳市文联直属全额财政核拨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陈老笔下的绚烂光谱—聚焦《逐光之境》展

艺术管理师生来到深圳画院展馆时正在展出《逐光之境—陈希旦水彩新作展》,本次展览展出了六十幅陈希旦老师的水彩新作。在李原原为陈老写的展览致辞中,他从以光为名:命运的隐喻与艺术的觉醒;以色证道:印象派的诗学与东方精神的交融;以笔写神:技法的突破与精神的超脱;以情入画:生命的礼赞与永恒的青春四个部分向陈老永不落幕的艺术青春致敬。

艺术家简介及部分展览作品

陈希旦1936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澳大利亚水彩画协会荣誉会员

美国全国水彩画协会注册会员

英国伯明翰水彩画会会员

深圳水彩画会会长

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策展人兼总评委2014年法国国际水彩画大奖赛总评委

陈希旦《风车》56cm×76cm 纸本水彩

陈希旦《悉尼港》56cm×76cm 纸本水彩

陈希旦《北欧风情》56cm×76cm 纸本水彩

陈希旦《傍晚时分2》56cm×76cm 纸本水彩

水彩里的城市呼吸—对话郭延容老师

在观展的过程中我们有幸聆听了深圳画院副研究馆员郭延容老师的讲解,对陈老的水彩绘画作品以及他的创作特色有了近一步的认识。她提到了生活环境对于艺术家创作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生活环境真实地反映在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之中。陈老的水彩作品色彩鲜明是由于生活地域艳丽多样的自然植被。在交流途中,张西昌老师同郭延容老师就水彩的特性以及呈现的效果等话题进行了讨论,为同行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匪浅。

离开深圳画院,艺术管理班师生接着来到了位于深圳市中西部的南山博物馆。

南山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2093号,是一座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及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博物馆。博物馆于2014年6月9日设立,占地面积约19226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是深圳地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中的城市记忆

南山博物馆的三楼四楼是该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南山故事》,分为三楼一号和二号展厅的“古代南山”、“近代南山”和四楼一号展厅的“南山改革开放史”三个部分”,它们用老照片以及建设者们的口述还原了那些特殊岁月与城市记忆。

博物馆的亮点展览

位于博物馆二层的《钢铁与荣耀:欧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特别值得一览,该特展展出都灵王宫博物馆收藏的140件/组珍贵文物,展览共包含4个单元,时间从青铜时期至近代横跨两千余年,包括骑士制度的发展、装备战术、社会生活、阶层文化等内容,向观众多层次、多角度呈现骑士的文化魅力。展厅中的骑士盔甲制作精美、雕刻花纹繁复还展出了一匹震撼的战马盔甲。

除此之外,在展厅一楼还有该展览的主题展览限定文创,近一步串联了展览与大众的关系,也体现了南山博物馆运营团队对文创衍生品积极的开发策略。

南山博馆文创

在深圳这座"未来之城"的腹地,南山博物馆如同一台精密的时光机器,将岭南古韵、改革开放与数字未来编织成独特的文化图景。作为南山区首个综合性博物馆,它不仅是文物守护者,更是城市记忆的"活化者",用创新的语言讲述着深圳故事。

结语

尽管此次考察行程落下帷幕,但关于艺术与城市、管理与创新的思考仍在延续…从深圳画院《逐光之境》的光影流动与学术深耕到南山博物馆的策划逻辑与文化叙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作品的简单陈列,更是一座城市如何通过艺术机构构建自己的文化肌理。本次考察印证了艺术管理者的核心价值:在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架设桥梁。艺术管理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桥梁的这种“连接”—连接艺术家与公众:就像陈希旦的水彩,将个人创作转化为城市共有的视觉记忆;连接学术与市场:深圳画院的策展逻辑,平衡艺术价值与公共传播;连接传统与未来:南山博物馆的数字化尝试,让历史以更年轻的方式被看见。

作为未来的艺术管理者,这次考察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我们的角色不仅是“幕后推手”,更是“桥梁搭建者”。在深圳这座充满实验精神的城市,艺术机构正以多元的方式激活文化生态,未来,我们期待以更专业的学术修养,更热情的工作态度,更创新的实践精神,参与更多关于美与公共性的探索。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