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探索千年江南记忆: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 2023级艺术管理班春季考察DAY5

发布日期:2025-05-23     编辑:宗恒     点击数:

探索千年江南记忆: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

2023级艺术管理班春季考察DAY5

引言:

5月11日上午,2023级艺术管理班师生前往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及其附近的博物馆群进行考察学习,在感受浙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了解了多项民俗与非遗技艺。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浙江博物馆,一座承载千年文明密码的文艺殿堂,正在钱塘江畔静静绽放。这里是时光的容器,以琉璃穹顶收纳天光,用匠心展陈串联起杭城从良渚玉琮的神秘纹路,到南宋官窑的冰裂纹韵,再到近现代风云激荡的历史脉络。踏入馆内,仿若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件文物都是会呼吸的历史讲述者,与你共赴一场关于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的奇妙之旅。

浙江历史文化陈列馆里,从史前的河姆渡木器到南宋的官窑瓷器,岁月的脉络清晰可见,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浙江的辉煌过往。

展览介绍:

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

“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是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的核心展览之一,以时序为脉络,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浙江地区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的辉煌历史。展览分为七个单元,包括“文明圣地”“古越春秋”“三吴都会”“吴越胜览”“风雅两宋”“繁盛江南”和“旧邦新命”,通过2000多件珍贵文物,呈现浙江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明印记。

1. 玉琮王

良渚文化玉琮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玉琮的形制外方内圆,中空的柱体可能象征着天地沟通的通道。其表面常雕刻有神人兽面纹,这种纹饰被认为是良渚文化最高神权的象征,反映了当时高度规范化的宗教信仰体系。玉琮多出土于高等级墓葬中,常与玉钺、玉璧等礼器配套出现,表明它们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权力合法性的重要载体。良渚文化的发现改写了中国文明起源的认知,其玉琮为核心的礼制体系,已经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2.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通长52.4厘米,青铜材质,剑体宽阔,刃薄锋利。剑格铸有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戉王戉王”,反面“者旨於睗”,字口间嵌绿松石。剑柄圆盘形,圆茎有两凸箍,饰变形兽面纹。剑鞘由薄木片粘合,外缠丝线,髹黑漆。剑主为越王勾践之子鼫与,公元前464年至公元前459年在位。此剑1995年由马承源在香港发现,后由杭州钢铁集团购回并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是战国时期越国青铜铸造的杰出代表。

3. 吴越国鎏金纯银阿育王塔

吴越国鎏金纯银阿育王塔出土于2000年雷峰塔遗址地宫。该塔高35.6厘米,基座边长12.5厘米。塔身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整体造型精美。塔内放置“佛螺髻发”的金棺,是供奉佛骨舍利的最高规格。此塔是吴越国王钱俶为雷峰塔特制,建造于公元972年。出土时保存完好,未因雷峰塔倒塌受损。

4. 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

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通高64厘米,1965年出土于浙江温州白象塔。观音高髻华冠,宝缯垂肩,面容端丽,眉目清秀,肩搭石绿色缠枝描金披巾,内着红色菱格纹交领襦衣,肌肤洁白细腻。项饰璎珞,臂腕着钏,腰束石绿色蜂窝纹描金围裙,下露赭红色锦裙,腰肢微弯呈曲线形,双手纤巧,形体窈窕。此像为温州白象塔出土众多彩塑中的精品之一,是宋代彩塑的典范之作,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曹其镛夫妇捐赠漆器展馆

曹其镛夫妇捐赠漆器展馆主要展示曹其镛夫妇捐赠的161件(组)珍贵漆器。这些漆器年代横跨宋元明清,涵盖宫廷官作与民俗物件,是曹其镛夫妇三十多年搜集所得。其中不乏剔黑绶带牡丹纹菱形盘、极为罕见的“大明隆庆年制”款剔红双龙戏珠纹碗等国宝级文物。展览以漆器的色彩、造型、纹饰为主题,展现中国古代漆器之美。


《清明上河图》座屏

当代剔红《清明上河图》座屏,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文乾刚及其团队于1995年设计并创作完成的漆器精品。这件作品长3.0米,高1.8米,是国内唯一的清明上河图题材巨幅雕漆屏风。它以精湛的剔红工艺,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生动地呈现于屏风之上,展现了文乾刚大师及其团队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传统工艺的传承。


江南秘色——浙江古代青瓷陈列

浙江古代青瓷陈列展示了从东汉到南宋的青瓷发展脉络。东汉至三国时期,青瓷初创,器型以日常用具为主,釉色多青黄;西晋时期,厚葬之风盛行,青瓷明器大量出现,如鸡首壶、堆塑罐;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影响下,莲瓣纹装饰流行;唐宋时期,越窑青瓷达到鼎盛,釉色如冰似玉;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以青翠釉色和优美造型著称。展览中的东晋德清窑黑釉鸡首壶、婺州窑青瓷堆塑罐等,展现了浙江青瓷的多样性和不同窑口的特色。

图中的展品分别是:元代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花口尊与西晋时期的越窑青釉辟邪烛台

民俗文化馆

万工桥

万工轿是清末民初时期宁波地区制作的豪华花轿,因其制作耗费超过一万个工时而得名。这顶轿子长1.5米,宽0.9米,高2.75米,重达400多斤,需八人抬行。它采用榫卯结构,无钉无铆,由数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

万工轿的装饰极为精美,采用了朱金木雕工艺,以樟木、椴木为胎,雕刻后髹朱漆、贴金箔,并结合彩绘、玻璃镜片、流苏等装饰。轿顶设有七层楼阁和五座主亭,象征“五岳朝天”,辅以山花蕉叶、飞檐翘角,宛如微型宫殿。轿身雕刻了24只凤凰、38条龙、54只仙鹤、74只喜鹊、92头狮子、124颗石榴百子等,还有天官赐福、麒麟送子、魁星点斗等吉祥主题和戏曲名段。此外,轿衣采用宁波金银彩绣,缀有水晶流苏、玻璃彩绘及珠翠,轿身贴金约百两。

万工轿不仅是婚俗中的重要器物,更是宁波地区朱金漆木雕工艺的巅峰之作,现了江南工艺的精湛。


结语:

在杭州博物馆之江馆的参观之旅中,西安美术学院2023级艺术管理的学生们穿越了浙江的历史长河,领略了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的璀璨文化。从河姆渡木器到南宋官窑瓷器,从越王者旨於睗剑到良渚文化玉琮,从曹其夫妇捐赠的漆器到雷峰塔出土的阿育王塔,从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到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再到万工轿的精湛工艺,每一件展品都是浙江文脉的缩影,展现了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与艺术智慧。此次参观不仅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浙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感悟,让学生们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体会到了文化的永恒魅力。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