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在罗丹艺术中心的时光褶皱里,触摸艺术与命运的共振 ——2023级艺术管理班浙沪考察终点站

发布日期:2025-05-23     编辑:宗恒     点击数:

在罗丹艺术中心的时光褶皱里,触摸艺术与命运的共振

——2023级艺术管理班浙沪考察终点站

514日考察最后一天上午,5月14日考察最后一天上午,2023级艺术管理班师生前往本次浙沪考察终点站——位于世博大道的罗丹艺术中心。这座建筑有着底蕴丰富的过往,从世博的临时法国馆到捐给中国成为如今的艺术中心,已经存在近三十年之久。整体建筑每层都呈现一个螺旋式下坡的样式,可以从顶楼始慢慢感受时光的流逝与艺术的呼吸,密集的、宁静的、沉浸的,缓缓流淌。


踏入罗丹艺术中心的那一刻,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穿越时空的迷雾,步入一场关于雕塑与灵魂的对话。这座矗立于世博文化公园原法国馆的建筑,以极简的线条勾勒出艺术的神圣,而馆外下沉式广场上那尊《思想者》的青铜身影,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哲人,用紧锁的眉头与蜷曲的肌肉,诉说着人类永恒的思索。


讲解老师是本硕同为艺管专业的前辈,开始就将罗丹的生平娓娓道来。1857年,17岁的罗丹带着满腔热忱,三次叩响巴黎美术学院的大门,却三次被拒之门外。主考官的冷眼与嘲讽,甚至在他第三次的作品旁写下“此生毫无才能”的评语,如同利刃刺入少年心口。然而,正是这些否定,让罗丹挣脱了学院派的桎梏。他后来坦言:“若被录取,我或许只会成为‘仿制品高手’。”命运的残酷,反而成就了他对真实与自由的执着追求。


罗丹现存最早的真人大小的雕塑《青铜时代》是一个神秘而具有挑衅性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一个觉醒新意识的人。该人物原本单手握着一支长矛,通过移除武器,罗丹剥夺了雕塑的叙事符号,并专注于男性裸体的感性和心理力量。这具男性躯体以近乎裸露的姿态直面世界,每一寸肌肉都迸发着生命的张力。“罗丹的雕塑从不是冰冷的石块,而是被赋予了呼吸与心跳的灵魂。”这或许正是他三次落榜后的顿悟——艺术无需迎合,只需忠于内心。


罗丹,一个或许可以称之孤独的艺术家,不是学院派的他执拗在一遍遍匠做的过程中近乎执念地加入自己的灵感与巧思。他没有高阶层的出身、没有好友成群、没有初入市场就收到不容置疑的肯定,但是罗丹仍凭借其高超的领悟力和思考力,在艺术青史中与盛名者并肩,达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罗丹艺术中心的陈设和展线参观起来都非常舒适,布展松紧、展板质感、专题分类、实体体验都令人有很强的沉浸式体验,暗色展道作品光影极强,玻璃窗的展道通透舒缓,逛展体验和干货知识都所获不浅,是艺术视觉和实地学习的双重体验。




有人说,“罗丹的雕塑从未远离人间烟火,它们是永恒的,也是当下的。”或许,这正是罗丹美术馆的意义——它不仅是一座收藏艺术的殿堂,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时代对美、对人性、对自由的追寻。在这里,我们与罗丹对话,更与自己相遇。

  2023级艺术管理班本次的考察之旅聚焦于杭州、上海两地的艺术机构运营与文化展览,探索艺术管理与新技术的多元融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及浙江省博物馆等地我们体会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对话;而在上海的考察中除了传统的博物馆与美术馆,罗丹艺术中心以雕塑名家罗丹的珍贵真迹和初稿展览凸显国际艺术交流与策展逻辑。两地对比强化了艺术管理在传统活化、国际协作与当代实践中的多维视角,为同学们的专业学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鲜活案例。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