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论•三下乡|| 寻访柳编传承,了悟妙在心手——“乡居新韵:非遗美学在乡居中的转化与应用” 团队开展实践活动
参观吴堡乡村振兴土特产直销店
01
7月28日上午,当地“网红”化名为弓老太的师傅带领实践团参观了“们”吴堡乡村振兴土特产直销店中的产品和民俗文化。“弓老太”热情豪爽,能歌善舞,极富感染力。在其声情并茂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吴堡的各色特产,例如吴堡红枣、吴堡青梨、吴堡桑蚕茧、吴堡面塑等。
图为“弓老太”介绍特产及民俗
其中吴堡面塑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工艺,作品形态富有想象力,有着儿童般奇思妙想的意趣,观之令人顿觉生意盎然。每年吴堡县岔上镇都会举办“捏燕燕大赛”,独特的寒食燕燕也是非遗文化的一种,展示了本地妇女精湛的技艺和热爱生活的趣味。最后,在“弓老太”嘹亮的歌声“走头头的骡子呦,三盏盏的灯”中,我们齐声和唱,意犹未尽。
吴堡特产&面塑
采访宋家条村柳编传承人薛世满
02
7月29日,实践团在吴堡县岔上宋家条村包村干部李志丽的带领下采访了柳编传承人薛世满。宋家条村沿蟠龙古镇山道而上,地处山中,正值微雨,雾气升腾,烟岚云岫。人家散落于山间各处,时见废弃窑洞,破败古旧,闲置多时。门前枣树、梨树、核桃树、藤蔓、玉米随意生长,鸡犬桑麻,悠游自得。各家自给自足,一方院落,数间小屋,几处鸡棚,偶有猪圈,三分菜地,七分田园,便是此处人家。村民喜将各色酒瓶放置于房顶上,以这种特殊方式装点房屋。莫约饭点,远处炊烟袅袅,柴香弥漫。
我们首先行至村内“辛福院”,村民以新鲜鸡、有机土豆所制土豆炖鸡招待,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询问之下,我们得知村民在此吃饭每顿只需要一块钱,正是中央下达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所造福之处。村内多为老人,每日闲做农活,吃饭时懒话家常,也不可不谓自在。
图为宋家条村山中风光
饭后我们探访至柳编传承人薛世满家中,院子依山而建,是典型的陕北窑洞形制,院前放有石磨,旁有水井,是村中为数不多的打水点之一。院中有两间露天库房,放满了薛爷爷自制的柳编器物。这些器物大小不一、形状、材质各异,大多是手提筐,还有大些的无名器物,可盛放各类物品。这些柳编工艺品经年累月,堆置得越来越多。
图为薛世满柳编成品
在队员肖曼曼的采访下,我们得知薛爷爷20多岁从父亲手中继承了柳编手艺,本只是冬日没有农活时打发时间的乐趣,后生活困难之时每年于农历三月十八在集市售卖,赚得三两文钱以补贴家用。大的柳筐制作需要两三个钟头,小的莫约一个钟头。其取材于沙柳条、榆木条、苹果树枝条等,薛爷爷信手摘得,随心而制,所做编筐没有丝毫匠气,充满了山中乡野的清新气息。手执薛爷爷新编的柳条筐,可以闻到初雨后柳条的香气,使人深感自然之美融入生活的妙心。
实践团队员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对亲手尝试很感兴趣,唯有亲自上手,才能明白何为妙在心手。队员本欲购买柳筐,薛爷爷执意不要钱,钱财在这一方院落仿佛不被需要了一般,使此处人家有了山中隐士之意味。
图为实践团队员肖曼曼采访柳编传承人薛世满
图为薛世满制作柳条边框
图为实践团队员尹珂心学习柳编
图为实践团与柳编传承人薛世满合影
探寻薛氏庄园
03
采访过后,雨后放晴,日光洒在山间,照耀着树叶上的雨水,四处一片晶莹。包村干部李志丽又带领实践团探寻薛氏庄园,此处愈加地处偏僻,没有人的带领无从找起。攀爬的过程中已不见修葺完好的水泥路,队员沿土路而上,步履艰难。行至一处山坡,豁然开朗,是一古旧的深宅大院,荒废多时,门楼上长满了野草。
古宅年代已不可考,根据干部的说法可追溯到百余年前的清朝,应为一户大地主,于新中国文革时期被迁走,而后愈发没落,直至无人居住。现今只有几个在古宅门前种菜的农夫偶然居住、打扫。门楼雕梁画栋,刻有仙人、神兽等祥瑞图案,还有龟甲纹、动物纹等纹样,花纹精美,意趣非凡。古宅被废弃于此颇为可惜,但根据干部的说法,要将此处修建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仍然困难重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支持,相关规划仍待开展。
图为薛氏庄园
结语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虽然没有老友在此居住,但吴堡宋家条村村民简朴亲切,生活安闲自得,没有万贯家私,却落得清净。采访期间了解到薛世满的儿孙都对柳编手艺不感兴趣,其孙子直言继承了也无法赚钱。薛爷爷对此无可奈何,但也并不强求。无法传承想必也是许多非遗遇到的困境,如何使青年一代对各项非遗工艺感兴趣,自发的学习继承,仍是当今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