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论 || 国韵民俗,扎染体验——史论系非遗研学社会实践队赴铁塔寺社区实践
国韵民俗,扎染体验
史论系非遗研学社会实践队赴铁塔寺社区实践
前言
美术史论系“三下乡”赴西安铁塔寺社区非遗研学社会实践服务队积极响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非遗传承和传统文化传承要全方位、全学段、全过程融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至继续教育”的要求,走进西安铁塔寺社区,开始非遗走进儿童活动,为小朋友带来独特的非遗扎染体验。
非遗扎染
今天实践队员们走进铁塔寺社区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进行了非遗扎染体验活动。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运用天然草木燃料,用纱、线、绳等工具,对染物进行扎、缝、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拆线,摊开洗净即可。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合染色两部分。
以前的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现代扎染也将彩色融入其中,构成宁静平和的同时增强视觉冲击力,即用青白两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用彩色营造热情跳跃活泼的效果。
活动开展
体验活动开始之前,实践队员们通过参观非遗展馆、扎染相关资料搜集、“非遗知多少”的社区调研等方式对扎染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从而制定了从“什么是扎染”、“扎染探秘”到“一起动手吧”的儿童专属扎染体验课程。教学中穿插实操,在对扎染进行介绍后,带小朋友们欣赏扎染、感受扎染的独特染织个性,设置举手我来答、你答我奖励等互动环节,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让小朋友们更加充分感受到了扎染这门艺术在生活中的用处,了解不一样的艺术美,促进小朋友们主动去探究新知。
介绍结束后,就开始了动手做一做的环节。孩子们带着从教学内容、视频图片里获得的成功秘籍,开始了扎染初体验。实践队员们先把扎染小秘诀记录在纸张上,然后按照步骤进行颜料配比、捆扎、浸泡、取出、晾晒一系列操作。
扎染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不拘一格。不同的扎结方式,会染出独一无二的扎染艺术。虽然扎结的办法多种多样,而实践队员们选择了比较入门的扎结材料——皮筋。小小的皮筋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得那样的不一般。
孩子们亲身探索、自由发挥想象力,发现扎结与染色之间产生的化学效应,总结出了不同的扎结办法所呈现的图案规律。并也得知,有时不同的扎结与染色结合,也会出现类似的图案规律。
风采展示
孩子们打开染布之前,就像拆开惊喜礼盒一样,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扎染神奇的地方在于你永远无法想象自己亲手染制的作品会以怎样独特的形态呈现。
染色完成后,小朋友们满怀期待地拆开扎线,一幅幅各具特色的作品映入眼帘。他们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染出了深深浅浅的花纹。大家互相欣赏着彼此的作品,分享自己制作过程中的心得,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里面是满满的成就感。
整个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活动中有学习、有体验,现场一片愉悦。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举起自己创作的扎染艺术品,互相展示,合影留念,不亦乐乎。
总结
此次扎染活动中,小朋友们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扎染传统的手工技术,在游戏中体验着劳动与创造美的乐趣,为面向小朋友们的扎染教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儿童。与此同时,服务队队员在此次活动中磨练了意志、奉献了爱心,培养了非遗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感受到了古老悠久的人文传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对实践队队员们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如何与儿童交流、材料采购无不挑战着每位队员的能力。助力非遗传承、推动非遗进校园是他们排除万难、战胜自己的精神动力,为自己点赞!为青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