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论·考察||古韵临汾:博物昭昭,尧风永驻——西安美术学院2023级艺术设计学专业赴山西考察
前言
2024年10月16日,2022级、2023级美术史论系艺术设计学学生在刘园园老师、卢川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当日的考察地点:临汾市博物馆,下午行程安排至尧庙。
01
临汾博物馆

临汾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滨河西路九州广场南端,建筑总面积32429平方米,建筑高度23.65米,设计造型为日月相抱,设计理念源自象征“日月同辉”的陶寺古观象台,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汾河生态公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临汾博物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在博物馆建筑中独具特色。
博物馆主体建筑地上三层为展区,地下一层为库区,是全市的文物中心库,代表临汾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在博物馆保护、存放、展示,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水陆画、木版年画为特色。陈列形式设计大胆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展陈理念和最前沿的科技手段,打破博物馆“千馆一面”的模式。把数字化新技术运用到博物馆展览中,实施“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保护”、“智慧运营”。

1F-1
远古足迹
1F-2
最早中国

2F-3
晋霸春秋

3F-4
千秋平阳

代表器物
陶人面桶形器
新石器时代
吉县沟堡遗址F1出土
2003年出土于山西吉县沟堡遗址,距今约5500多年,在F1东北角出土一件“人面形器物”,口径18.0厘米、底径26.0厘米、高18.6厘米。“泥质灰褐陶,陶质疏松;无底,底边呈喇叭口状,出土时顶部盖一石板,人面眼、口镂空,分别用泥块贴塑出眉毛、眼眶、鼻子、颧骨、嘴唇的形状。嘴部及一侧眉部、眼眶处泥塑已脱落,鼻梁挺直,高颧骨及嘴巴下贴塑有泥条,似为身体上的装饰。面部左右两侧大致和眼睛同一高度处分别有一个相同大小的镂空圆孔,两个圆孔之间又有一镂空的弧形。很多考古专家认为,该器物应是最早的“灶神”。

鸟形盉
西周 翼县大河口墓地
乞誓曰:“ 余某(谋)弗爯(称)公命,余自無(譕),则鞭,身笰(敝)传(转)出(黜)。”报厥誓,曰:“余既白余爯(称)公命,襄(向)余亦改朕辞,出(黜)弃。”对(遂)公命,用乍宝盘盉,孙子其万年用。
鸟冠下葬时已残缺。鸟首向前,眼睛圆瞪,眼球凸出,凝视前方。尖喙向下弯,喙两侧皆饰一短一长阴线纹,从而勾勒出鼻孔和上下喙。鸟首、颈为实心。胸腹部向前斜伸出一管状长流,留口横向平齐,流身作束腰状。鸟背上开一椭方形口,设环纽椭方形盖,盖后部附一半环形纽,纽内衔链环,链接盖与环。两翼上翘,鸟腹部空腔呈椭圆形,前腹下有双腿,双腿上部粗壮,下部较细,后腹下置一象首足,象鼻外卷,双腿和象首足为实心。鸟目上方饰阴线云纹,颈部、胸腹部及背部饰大小不一的鳞纹,交错排列,以阳线云雷纹衬地。双翼主体纹饰为阴线卷云纹,以细阳线云雷纹为地。流体前端饰阴线花瓣纹三组,后端饰卷云纹三组,鸟尾和鸟腿饰阴线云纹,足两侧饰椭方形涡纹。

02尧庙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整体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有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尧庙独联

尧庙为祭祖圣地,因千余年曾多次损毁,楹联无一保存。二零零三年十月,梁茂祥先生为尧庙重而欣慰,遂将其收藏多的尧庙历史楹联捐出,音已成独联,更显珍贵。王春正始放怀舜日尧天"为下联,系元代制品,现复制展示,广征上联。
广运殿

广运殿,又名尧殿,是纪念尧与大臣治理天下的殿堂。因尧功德齐天,遂取天为广运以配地,故名广运殿。始建于唐显庆三年,后历经十六次毁废与重建。广运殿面宽十一间,进深七间,高二十七点五米,围廊三十二间,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殿内气势宏大的拜祖台庄严古朴,尧及四大臣铜像巍然屹立,光彩照人,再现民族先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