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微史论·讲座回顾 || 非遗第一课:传承与破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与传播

发布日期:2024-10-29     编辑:宗恒     点击数:

微史论·讲座回顾 ll 非遗第一课:传承与破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与传播

10月8日晚,由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承办的“非遗第一课”分享活动,在西安美术学院二号教学楼研究生阶梯教室举行。

此次分享活动由张西昌副教授策划。活动主题为“传承与破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与传播”。特邀请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胡婧主讲,资深媒体人、西安美院非遗专业品牌运营导师李朵主持并分享。

参与“非遗第一课”的听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首届本科生、民艺与非遗方向的全体硕士研究生、美术史论系美术学专业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工艺美术系及跨媒体艺术系的部分硕士研究生、工艺美术系主任高蕾教授、李喆副教授、徐立乾老师、美术史论系美术学教研室主任庄会秀副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薛敬亚老师、美术史论系教学秘书李直育老师、南郑区非遗保护中心李文文、汉水插花传承人一白及提问力学院的部分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活动还首次开通了“丹若学堂”视频号进行直播,500多名听众在线上参与了本次活动。

 嘉宾介绍

主讲人  胡婧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馆长

汉中市南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西安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实践教学

及实习工作指导教师

主持及分享人  李朵

资深媒体人

提问力学院创始人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品牌运营导师

(张西昌副教授介绍本课程情况及各位领导嘉宾)

(李朵老师主持)

活动一开场,李老师就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是千年文脉,天地之心,即中国的非遗工作者要和中国的时间、中国的秩序相连接,要把中国的文化融合到研究的成果中;第二是文创要在非遗文化当中去萃取最新锐、最有灵性、与当代相关联的、能够打动人心的价值点,把它落到日用饮食当中去,实现鲜活的民生消费;第三是天地之间的五大价值,李老师指出,无论从事什么领域,这五大价值都存在,即科学求真、伦理求善、文艺求美、信仰求胜、经济求用。

李老师最后强调,随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日益增强,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开发非遗旅游、手工艺品销售等经济活动,可以满足人们对非遗文化的消费需求,进而推动非遗的发展。同时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也可以扩大其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讲座现场)

(胡婧馆长分享课程内容)

分享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由胡婧馆长分享本次“非遗第一课”的主体内容。胡馆长主要从四个方面分享,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细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项目名录;三、浅析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四、汉中市南郑区非遗保护工作的探索和实践。胡馆长讲解层层深入,让现场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项目分类、有关条例,尤其是对汉中市南郑区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实践路径和方法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李朵老师就胡婧老师的分享内容,谈了自己的三点感触:一、原真性;二、体系性、三、鲜活性,以颇富逻辑的语言表达了他对非遗活化和传播的认知。

接下来是嘉宾和现场听众的对话环节,现场同学提问涉及到非遗市场乱象和非遗保护等问题,李朵老师和胡婧馆长都耐心细致地做出了回应。

(胡婧馆长回应学生提问)

(现场学生提问)

对话环节结束后,美术史论系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周园副教授和美术史论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主任张西昌副教授为李朵和胡婧两位老师颁发聘书,并由周园书记发表讲话。

(周园书记、张西昌副教授为李朵和胡婧颁发聘书)

(周园书记发表讲话)

周园书记在讲话中对西安美术学院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本科生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立志成为非遗保护的优秀工作者。

(现场合影)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