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论·考察||“目之所及,心之所往”——2021级艺术考古专业成都美术馆考察纪实
成都市美术馆位于天府艺术公园,分有A、B两个展馆。A馆是成都天府美术馆,从建筑外形设计上看,它三边环水,位于人工湖东岸的半岛之上。其放射性的建筑平面以公共大厅为核心,串联起周边的展厅空间,形态如花瓣一般呈现向四周打开的姿态,深远出挑的屋檐也体现了四川民居的传统——通过大屋檐实现对雨水与日照的控制。B展馆是当代艺术馆,建筑造型取意“窗含西岭景”,整体建筑如环抱成都的雪山一般,层峦叠嶂,同时,曲线的屋顶也与川西民居优雅的屋面形制相呼应。本次行程我们重点考察了成都天府美术馆,主要参观学习了“守常达变——朱理存、马振声艺术文献研究展”和“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精品展”这两个展览,除此之外馆内开放可供参观的还有两个去年开的画展:“吴一峰的河山行证”和“成都市美术馆馆藏四川近现代艺术大家书画精品展”。
成都天府美术馆
成都当代艺术馆
一、守常达变——马振声 朱理存艺术文献研究馆
展览展出了艺坛伉俪马振声、朱理存的150余件绘画精品和艺术文献,他们的艺术创作之路也同中国现代人物绘画的发展有着互为影响、互为导向和互为促进的紧密联系,他们既是中国现代人物绘画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创造者。马振声出于中国最具权威的人物画家蒋兆和先生门下,他继承了蒋兆和先生的表现技巧,气格豪迈却不失精微,被认为是在以徐悲鸿、蒋兆和为开山人的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创作中具有开拓精神和代表性的重要画家。朱理存专擅工笔重彩,她的人物形象塑造简括优美、构思巧妙、想象丰富,特别是在线、色运用的精炼考究中,可以感到她在创作中驾驭传统和创造性等方面的才能。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系统地梳理了两位艺术大家从青涩的学生时代到成熟的创作高峰整个艺术生涯画卷,并探讨时代语境与艺术家之间的双向影响。
01 九年同窗
20世纪50到60年代,朱理存与马振声在央美度过了附中、本科、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从艺术理论到美术的基本功,再到美术创作的实践和多方面文化艺术修养,他们受到熏陶,树立了艺术创作“惟精惟一”的经典意识,在传承与发展中国画的创作道路上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这一部分展出了他们从课堂到写生再到毕业创作的笔记和手稿,一一展现了他们在央美学习中的所思所感,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也能看出他们初具雏形的艺术风格——注重基础的写实造型,强调中西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各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都采用融会中西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形成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人物画的主导风格。在这一时期,种种问题萦绕在他们心中:中国画在这样广袤的中外艺术的原野里,最应被珍视的是什么?在时代与现实的框架之下,如何才能创作出真正有力且美的作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家?从普罗大众的生活中,他们逐渐找到了答案。
在央美就读期间的笔记
同时期创作作品
02 扎根人民
20世纪70到80年代,国家正处在社会大变动的时期, 人们信仰的危机、观念的混乱,,以及在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下, 画家心态的浮躁、茫然,这一时期社会流传的画作也多是缺少思想内涵和空泛政治意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朱理存与马振声先后从北京南下,加入了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动投身到基层,先后前往西藏拉萨、阿坝、江孜、日喀则、亚东、当雄、彭波和林芝等地下乡写生,在自由宽松的艺术创作氛围中沉下心来,决心在寂寞而艰险的道路上锤炼艺术。这一时期他们描绘了大量充满了生活与时代的气息的现实写实作品,彻底转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作。“对我来说,享受这自然、和谐的感觉,大大超过画画本身”。因此,朱理存提出了“发现生活美、创造艺术美”的艺术主张,强调艺术创作应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她坚持“向下扎根”,真切地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用发现美的眼光描绘现实,并基于此创作出了很多感情细腻,展现出她玲珑剔透的内心世界的作品。“我们解除了思想上的禁锢,深入体会人间的烟火气息和泥土芳香,沉浸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正如马振声先生所说,这个阶段也是他们艺术人生中引来的一次艺术创作大丰收。
《叔叔喝水》 朱理存
这幅画缘起于1973年中国美协四川分会分配给朱理存的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创作任务。单位领导让她以一张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杨孝丽画的半身侧面速写稿《叔叔喝水》进行创作,朱理存重新构思将人物改为正面藏族少女,双手拿着茶碗,身着藏袍,佩戴的红领巾,脸上的纯净的笑容和右侧的金黄的青稞麦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并巧妙地通过左下方的军帽军装点出主题。该作品以杨孝丽、朱理存共同署名入选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后,被印成宣传年画广为流传。这幅写意画主题鲜明、构图简洁、墨色对比浓烈、面部刻画精致,藏族女孩端着酥油茶面对参加麦收的解放军时真挚热烈的眼神、灿烂如花的笑容,深深留在了大家的心里。这幅作品给当时创作公式化、概念化的现象,吹进了一缕清风,其艺术影响力、感染力巨大,堪称具有现实人文关怀的时代杰作。
03 稳中求变
20世纪90年代,中国本土艺术土壤开始更加广泛地与西方接轨。伴随着接踵而来的各类现当代思潮,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问题以更加迫切的姿态被艺术界提上了进程,画风已经趋于成熟的两位艺术家不断地思考如何在“美美与共”的时代浪潮中找寻到自我的定位。这一时期他们的艺术风格逐渐发生变化。朱理存的艺术风格从工笔向写意转变,再到工兼写,她不断尝试新的技法,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她的人物创作也逐渐从单纯的写实走向了对人物情感和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她的人物画不再局限于形似,而是更加注重神韵的传达,通过笔墨的运用,赋予人物以历史和情感温度。马振声的艺术风格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在这一时期,马振声先生的创作更加注重笔墨的精神性与形而上的表现力,通过灵活多变的笔触和丰富的墨色变化,呈现厚重的历史主题与浑然的民族情感;秉承着中国人物画“传神写心”的传统精神,着重刻画人物的心灵世界,注重表达人物的个性特征,塑造了诸多历史人物形象。
《张大千》
《爱国诗人辛弃疾》
《曹雪芹》
“作历史人物画,古人的真实相貌虽然早已荡然无存, 然而古人的思想感情、精神风采、个性气质却从文献著作中卓然可见。以精神气质的把握去印证生活中的人, 往往可以得到理想的形象依据。”马振声在《纯素之道 惟神是守》中的思考,在他的画中一一体现出来,《爱国诗人辛弃疾》的孤傲轻狂、《陆游》的爱国情怀、《张大千》的悠然自得、《曹雪芹》的悲凉寂寥……“寄豪情于翰墨之中”,一系列的历史人物画表现出他对历史人物精神气质准确的把握力和表现力,也表现了历史英杰悲壮人生的感悟和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04 达观通透
新世纪到来,进入“耳顺”之年,“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神闲气静,坐卧随心”;“以心观物,物无大小”,成为了两位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写照。朱理存在晚年钟爱绘画熊猫,对这一题材的创作表达了她对古老生命的敬畏之情。从远古走来的熊猫,历经时代的变更延续到今天,仍然保持生动、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也是对于她人格精神的展现。拟人化的熊猫像人一样打坐、拜石、嬉戏,无不表达出她晚年时期气定神闲、坐卧随心、从容不迫的心态。马振声以心观物,以笔抒气,建立在哲学思想基础上的艺术创造与思想让他的笔下承载无限可能。他们对生活本真的感悟与精神世界的探求越来越深刻,从客观到主观,最后回归本心,感悟自然,渐达“通会”之境。 “我们是稳健的革新派,传统是我们的基础,创新是我们的时代使命,我们不停在创作,在探索新的语言,新的表现形式……”
熊猫题材作品
从草稿、笔记、绘画这些展品都能看出两位画家不同创作阶段的艺术呈现和变化,感受两位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思考。在观展的过程中,周俊玲老师提醒我们要通过展览看到两位艺术家是如何学习的,从美院附中到央美学习再到以后的写生,他们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讲座笔记……到了毕业创作时期又有毕业计划,有创作思考等等,这种方法和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观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感悟到两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高度,更是通过他们的文献研究,对他们的思想行动有了深入的了解,这种对艺术追求的纯粹精神和深沉热爱也犹如火种,能够继续传递下去温暖感动每一个还在前行的人。
手稿、笔记、速写
二、目光所及—东京富士馆馆藏精品展
展览按照时间的脉络大致分为了八个部分,展览叙事落脚于西方艺术文明的发展更迭进程,对各时代艺术风格进行了反思和延伸。正如展览前言所说:“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镜像,它折射着时代的印迹,倒映着历史的光影,反映着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展示着每一个个体组成的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诠释。”
01 14至15世纪 从威尼斯到枫丹白露
14世纪至15世纪,意大利的商业贸易发展,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役,被囚禁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驱散中世纪的黑暗、建立新型的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武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不仅动摇了中世纪的社会基础,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艺术从庄严崇高逐渐转向更加感性和世俗的风格。这一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出现的威尼斯画派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为特点,注重光线与色彩的表达,色彩丰富且富于变化。《男孩与仆从》这幅画中,一位衣着讲究的贵族男孩准备进入房间,站在他身旁的女子转过身与后面的男子交谈。脚下的猎犬抬起头循声望去,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让严肃的艺术多了些现实意义。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枫丹白露画派,注重线条韵味,追求技艺的精巧完美,具有浓厚的贵族化气息。《芙罗拉》画面中古罗马神话中的花神眼神温婉动人,环抱花瓶,目光向前。四位长着翅膀的小天使俏皮可爱,将花神围住。鲜明的明暗表现不着痕迹地将主体人物凸显,整体画风典雅、优美。从威尼斯到枫丹白露,文艺复兴的晚风渐渐吹响了巴洛克艺术的前奏。
《男孩与仆从》保罗·委罗内塞
《芙罗拉》安布鲁瓦兹·杜伯瓦
02 17至18世纪中期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是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盛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源于当时旧有宗教势力与改革派力量博弈的时代产物。“巴洛克”对当时欧洲绘画、建筑、戏剧、文学、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艺复兴晚期,艺术逐渐从典雅、静穆的古典主义风格演变为华丽、夸张、具有浓烈色彩与明暗对比的艺术特征。巴洛克艺术以其浓厚的宗教气息,金碧辉煌、奢华绚丽的景象,强大的综合性为特点,突破了传统艺术范式。强烈的动感与饱满的激情成为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绚丽的视觉效果和起伏的韵律感激发现者内心情绪,这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巴洛克艺术的兴盛与宗教有着直接联系。欧洲天主教势力借由豪华、壮观的巴洛克艺术清除了中世纪至今仍在的阴郁悲暗的最后遗迹,巴洛克艺术在欧洲的传播,也推进了各地民族美学的苏醒。安东尼·凡·戴克作为17世纪继鲁本斯之后最著名的佛兰德巴洛克画家,创作了许多宗教和神话题材的作品,并改革了水彩画和蚀刻版画的技法。他为查理一世及其家人所创作的肖像画树立了这一画种的新标准,深受宫廷成员的喜爱。
《阿玛利亚•冯•索尔缪斯•布朗菲尔斯肖像》 安东尼•凡•戴克
03 17至18世纪 洛可可艺术的梦幻
之后17至18世纪兴起的洛可可艺术可视作巴洛克艺术之后的一种反动。1589年,亨利四世成为法国第一位波旁王朝国王,至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极盛。政治的稳定和财富的积累,将法国经济带到繁盛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审美趣味悄然发生变化,洛可可描绘的题材以上流社会男女的爱情、休闲和日常生活为主,在技法上,注重细腻的笔触和精致的细节处理,风格上的特点是轻盈、优雅,注重自然形式、不对称设计和微妙色彩的运用。同时,欧亚贸易的往来又为洛可可艺术增添了东方的异国情调。弗朗索瓦•布歇一生创作了大量洛可可风格作品,在他的《田园乐章》中可窥见当时上流社会的消遣方式,画作精致、细腻,将优雅与浮华表现到极致。洛可可艺术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短暂摆脱了宗教题材,愉悦亲切,在反映现实上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另一方面也尽显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封建贵族在虚妄的繁华中享受着法国大革命来临前最后的狂欢。
《田园乐章》 弗朗索瓦•布歇
04 18世纪伊始的新古典主义
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紧接着到来,击碎了洛可可的“梦”。1789年,法国大革命震彻整个欧洲,新古典主义伴随理性、秩序、自由和枪声而来。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安托瓦内特一起被历史所扬弃,而崇尚古希腊古罗马完美、庄重、高贵和智慧的新古典主义应运而生。随着大革命的到来,这个时期的艺术倾向从欲望的编织变为宣扬视死如归的坚强,追求形式的完美、现实的叩问和对英雄的歌颂,呈现出一种冷静、沉着的氛围。在题材上,新古典主义绘画常常以古代神话、历史现实和宗教故事为创作主题,画家们通过描绘英雄、神祗和圣徒等形象,表达对理想、美德和信仰的崇尚。作为拿破仑的首席宫廷画师,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了大量有关拿破仑的画作。《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中展示的正是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的情景。
《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雅克•路易•大卫
05 崛起于18世纪的风俗画
随着洛可可艺术遭到猛烈抨击,艺术的美化逐渐让位于再现生活。以理性反对自由放任,以回归自然反对矫揉造作的风俗画、静物画渐渐取代了装饰画、历史画。18世纪,风俗画在欧洲艺术史上迎来了其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风俗画的繁荣,不仅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它展示了18世纪欧洲社会的多元性,复杂性和丰富性,使我们能感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那个时代欧洲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风格以及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意大利画家阿图罗.里奇擅长描绘上流社会日常生活场景,《新成员的诞生》这幅画捕捉了一个家庭庆祝新生儿降临的温馨场景。画中的人物装扮讲究,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风尚。
《新成员的诞生》阿图罗·里奇
06 17—20世纪女性肖像画与女性视角
17至19世纪是欧洲女性肖像画繁荣的时期。伴随着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推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独自入画的女性形象。女性肖像画借由艺术的切口生动展示了女性作为个体从依附到独立的过程。她们不再被解释为物质性的符号载体,而是尝试解构女性在父权体系的社会中作为构想、图像或其所指的地位。玛丽·洛朗桑的《两位女子》中柔美的线条和朦胧模糊的画面,极具个人特色;在画作当中,她们明显的放松姿态和坚定眼神的凝视展现出主观的意识和自我的觉醒。展览中有男性艺术家视角下的理想化女性形象,同时也有女性作为艺术家所创作的女性以及孩童肖像。这样双重视角既包含了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也凸显着女性题材艺术语言的衍变。
《两位女子》玛丽·洛朗桑
07 19世纪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19世纪的欧洲艺术界呈现出双峰并峙、相互交织的局面。一方面,在波旁王朝复辟年代里,知识分子是苦闷的,于是在文学和艺术中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中存在的理想拒绝古典艺术和新古典主义所拥护的秩序、和谐和理性,浪漫主义艺术家强调个人和想象力以及对自然的欣赏,展现对历史、神话的热爱。另一方面,宗教对于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和科学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使人们对进步充满深刻的信念,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现实主义绘画应运而生。浪漫主义艺术家以戏剧性的神话风格描绘内心所想,充满故事性。作品中往往色彩鲜明绚丽,画面似音符跳跃,《堂吉诃德在他的图书馆》就以狂野的绘画技法,对比强烈的色彩将堂吉诃德的心理描绘的淋漓尽致。现实主义作品主要描绘历史的、现实的人来反映社会生活状况,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描绘。画面往往色彩柔和,清晰细腻,更显质朴魅力。在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的画笔下,坚强勇敢的犹太女英雄朱迪斯褪下神圣光环,如乡村少女一般,低头凝思,置身在充满诗意的光影之中。这两种风格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精神为现实主义提供了批判现实的锐度,而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又赋予浪漫主义更深的社会意义。这种交织的局面反映了艺术家们对社会的多元思考和探索,推动了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堂吉诃德在他的图书馆》 欧仁·德拉科洛瓦
《朱迪斯》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08 20世纪现代艺术
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催生了各种现代哲学和美学思潮的空前活跃。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人类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具有纯粹性和先锋特色的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和流派风起云涌。这一时期,艺术家们也颠覆、革新传统形式和观念,拒绝传统的模仿和再现手法,对形式、色彩和材料进行新的探索。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玛格丽特的作品中描绘的人物穿上毫无特色的西装,面孔被抹去,就连飘浮在空中的苹果特征也被抹去,两个物体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他的创作突破了正常的认知,唤起一种惊奇的超现实感。
《抽象概念》雷内·玛格丽特
结语
宏大的时代是由个体组成的,艺术史也是由一个个作为个体的艺术家组成的,他们犹如点点繁星,共同照亮艺术的前路。在艺术史的学习中,我们要学习前人的经验,了解他们在面对时代的困境、个人的选择、道路的传承中是怎么克服,追求和坚持的;引用马振声先生的话:“我若站在老师的山头上,也只能是老师的山。我要找好自己的位置,堆自己的山头。”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要认清自己,不断塑造提高自己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