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论 ||起予者“1+x”本硕优培计划各组 阅读&生活&外出考察记实
近期美术史论系起予者“1+x”本硕优培计划各组以“学习生活”为主题,组织2023级本科同学开展了生活记录会。各专业方向的组长与组员针对近期大一新生的生活、学习、读书、上课等在校生活进行交流与沟通,让同学们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与认知。
01
美术学组
李叶清小组
李叶清小组组织学生开展了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主题的生活记录会。

首先是组长李叶清和组员进行自我介绍,组长介绍了专业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等内容。组员介绍了对专业与学校的认识、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对本组活动的期待等内容。其次,组长帮助组员解决困惑并挖掘他们的潜力和对专业的兴趣点。最后,组长对组员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并向组员介绍之后活动的规划。


赵欢小组
赵欢小组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学习生活分享会”为主题的生活分享会。组长赵欢主持会议,本次学习生活分享会会议主要分为1+X项目本小组本学年计划安排、学习、生活及对自己未来人生规划四个部分。
首先计划安排上每月进行两次活动,每半月一次,每次活动会提前一周告知小组成员。学习方面:从四部分展开:(一)必修及选修:西美上课形式不论是文化课、专业课还是体育课都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必修就是大一新生正在进行的没有过多赘述,主要是选修部分,包括选修有哪些课。是怎样的上课形式(刷网课、线下实操等),最为重要的是选课时的手速;(二)考核方式:文化必修主要是闭卷考试(考前老师会给出范围)、专业必修课部分课程闭卷考试,部分课程需提交结课论文,体育必修需要完成老师指定的教学内内容如健美操。文化选修课大部分是刷网课最后也是网页考试,专业选修则是根据所修课程提交相应的作品,体育选修课前老师就会告知最终的考核内容,课上注意多加练;(三)外出考察:大二及大三的五月与十月总共会有四次外出写生考察活动,考察回来后需要完成作业及进行写生布展;(四)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及各种评优评先。另外就是奖学金评选方式、加分内容等。
生活方面:主要希望同学们趁着年轻、有时间、学生证的好时机多游览美景、品尝美食,人生不止有学习,还应该享受生活。
人生规划方面:(一)考研:趁大一大二课程多尽早发现自己兴趣爱好方向,决定未来专业选项、择校及择导师;(二)保研:保研方式途径、保研要求、保校内还是校外;(三)工作:考公、考编、进公司;(四)留学:语言要求、学校、专业、预算等。在未来规划部分不论是作何选择都应当提前为自己的人生早做准备,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李瑞瑀小组
李瑞瑀小组组织学生开展了以“破冰(小组第一次见面会)&自由发言”为主题的生活分享会。


首先,组长李瑞瑀发言,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1+X”的要旨、模式与活动安排;第二,引入艺术学当中的“对话”概念,旁涉介入艺术、参与式艺术、对话性艺术、关系艺术等前沿艺术学概念,在开拓组员学术视野、增长组员学术见闻的同时奠定组内自由阐释、多向赋能、教学相长的活动基调;第三,引入美术史研究的一对范畴“情感-技巧”,并以中西方美术史当中的具体事例对此范畴进行阐释,在史论结合、寓教于乐中引导组员进行情感的抒发与自我的表达。

其次,小组成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与自由发言,组长总结小组成员的发言,得出以下主要痛点:第一,学习上:初学中西方美术史难以把握学习方法、要领及重难点;第二,生活上:不适应大学生活,尤其是几位南方的同学还存在水土上的适应问题;第三,对“1+X”活动的期待:希望能有更多的外出考察机会。

最后,组长李瑞瑀针对小组成员的部分问题现场给予解答。组长李瑞瑀作总结发言,并指出未来期待。
02
艺术考古组
成文白小组
成文白组长为身为大一新生的组员们开展了第一次的1+x小组生活会。在会议上先进行了自我介绍和组员们的个人介绍,拉近之间的距离。接着为组员们介绍了艺术考古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各个组员发言讨论对“艺术考古”或“艺术史论”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归纳并提出问题,组长耐心回答组员们的问题,并为组员们提出学习建议,同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在组长的带领下,各成员寻找对于艺术考古研究的兴趣点。最后成文白组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推荐了《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和《美的历程》两本专业书籍。

徐嘉欣小组

徐嘉欣组长在生活分享会上介绍了个人生活经验和成长相关的内容,包括在学习、社交、兴趣爱好、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经历和故事。谈论如何平衡学习和社交生活、如何克服困难和挑战、如何培养兴趣爱好以及如何维护身心健康等。除了个人经历和成长,还介绍了组员们所关心的社会议题和公益活动。徐嘉欣组长就“艺术考古”主题向组员提问博物馆相关的内容,让组员们分享他们参观过的博物馆,讲述博物馆展览中的有趣事物和展品,分享他们对特定博物馆主题的研究和了解,激发其他人对历史、艺术和科学的兴趣,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此次生活分享会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分享、学习和启发的机会,徐嘉欣组长帮助组员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并在交流和分享中获得成长和提高。

03
艺术设计学组
张朝雨&周雨婷小组

张朝雨组长和周雨婷组长给全体同学说明了第一次 活动会的目的和形式,全体同学进行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除了一些基础的身份信息外,还有自己的家乡、爱好、星座等各个方面。同学们爱好广泛,摄影、小说音乐、追星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在同学们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张朝雨组长针对同学们的不同爱好做出提问,更深层次的挖掘出了一些同学们的兴趣。张朝雨组长性格活泼开朗、风趣幽默,能够积极的调动现场气氛,大家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相互之间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全体同学自我介绍完成后,张朝雨组长针对大家的自我介绍,总结了生活经验,为大家在未来的本科生活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张朝雨组长在分享个人对大学生活的经验同时,周雨婷组长向大家发放纸条,让同学们将期待的活动形式和想法写上面,以便后续活动顺利开展。张朝雨组长分享完后,周雨婷组长从专业方向、入学后的身份转变、本科期间的兴趣培养等方面向同学们提供思路建议。
04
艺术管理组
张一鸣小组

张一鸣小组会议以分享和答疑为主。
首先,进行了张一鸣个人介绍和小组内成员的自我介绍,让大家快速熟悉、彼此联系起来,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促进小组成员更加团结友爱与互相帮助;同时,张一鸣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及周围环境,帮助同学们了解学校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

其次,张一鸣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例如,有同学所提出了如何平衡上课与课余生活之间的关系?张一鸣提出自我看法,在大学生活与学习中要分清主次关系,以学习为主,做好时间统筹,提高效率,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等建议;也有些同学询问了如何静心读书的问题,张一鸣以自身经历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大家可以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书读起,选择一些阅读难度低、接受度高、具有趣味性的书籍,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逐步接触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最后,张一鸣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且向大家推荐了《如何阅读一本书》,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书籍有不同的读书方法,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这本书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并将阅读变成自己的良好习惯。
苏琳小组

苏琳小组以生活会的方式开展了第一次1+X的小组会议,首先由苏琳作了自我介绍,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本科学习经历,强调大一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在大一期间要认真对待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后期阅读写作提升打下基础;同时也鼓励大家积极入党、广泛参与课外活动,在大一期间多尝试,发掘自己的兴趣点,寻找自己今后想要继续研究和学习的方向。并提出了自己在1+X的整体活动方案。接下来由每一位同学做了自我介绍,并选出了一位代理小组长,记录和拍摄会议过程。接下来进入到提问环节,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怎么入党和如何通过四六级。苏琳组长针对各个问题进行了回复,并在学习上实行了自律打卡的方式,起到监督同学们认真学习的作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后,苏琳请同学们对自己雕刻的版画进行版画拓印体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同学们可以多做艺术实践,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不要失去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各个专业方向小组在10月经过系统的读书会与生活会活动,小组成员对自身专业方向的认识更为明晰,分享与讨论的内容涵盖艺术史、艺术理论、设计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体系的交叉开拓了大家的学术视野,促进了思想与观念的碰撞,增进了小组成员对各方向学术史与脉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