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说优秀征文推介(十一)
前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回顾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和伟大,坚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与决心,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爱国、爱党、爱校、爱家乡的热情,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青年,史论系党总支特此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说征文活动。
现将优秀获奖作品推介共享,以供大家学习、思考。
本系列“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说优秀推文共12篇,将陆续推出
探寻中华民族形象,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 升,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于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和平发展、文明进步中国形象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 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 更好走向世界,充分彰显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地位和时代意义。
新时代青年作为中国故事的重要讲述者、中国声音的重要传播者,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情感之源、力量之基和实现之路,理应肩负起更加重要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艺术理论专业研究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仅要深耕自己的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还要时刻关注国家动态,方针政策,紧跟时代步伐,思考专业和时代结合,挖掘中华民族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时代发展。
笔者在学习中国美术史的过程中,发现图像能够生动真实、直观的反映中外民族文化交流。例如“摩羯纹”一形象,作为印度佛教美术中的经典形象,伴随佛教文化传播进入中国艺术的一种动物纹饰,其发展演变体现着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于是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考古出土实物为材料,着重分析北朝隋唐的摩羯纹图像,并以文本记载作为参照,结合史料探讨北朝隋唐摩羯纹的意象内涵。并通过摩羯纹在不同媒介的表现与变化展开讨论,尝试在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中,透过摩羯纹饰的装饰逻辑,追寻历史原境中的视觉想象及其背后承载的思 想观念。最终发现“摩羯纹”这一形象,从印度到中国,经历了形象的演变和造型的本土化,尤其是在唐代,摩羯原本獠牙裂齿的鳄鱼形象不见了,演变成温和的鲤鱼戏水形象,周围还会辅助荷叶、鸭子、鲶鱼、鲈鱼等点缀,已然成为观赏性和趣味性形象,极具中国式艺术审美。甚至在唐代中晚期,摩羯还衍生出龙首,双翼,具有典型的中国元素形象。从海兽型到鲤鱼型再到鱼龙双翼型,摩羯不断地与中国本土鱼、龙艺术形象融合,并且逐渐形成与荷叶、鲈鱼、摩尼宝珠、葡萄纹等多种纹饰组合的图像系统,这不仅透露出时代审美的差异和艺术趣味的选择,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碰撞和文明互鉴的印记。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主导并推行“一带一路”政策,尤其是最近在西安举行的举世瞩目的中亚峰会,不仅是展现大国风采的一次良好机会,更是一个让世界人民认识了解中华文明的契机。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 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回望历史,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包容、多元并存、交流互鉴的民族,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胸襟,去与邻国、世界交流互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美术史论系研究生 刘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