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河南-山西考察2021级艺术考古

发布日期:2023-11-17     编辑:许江涵     点击数:

河南-山西考察2021级艺术考古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1级艺术考古班于10月8日从西安出发,开始了今年的秋季文化考察。本次考察包括河南至山西一线沿途的博物馆、石窟和古建筑等。10月8日首站河南博物馆,10月9日参观巩义石窟寺、永昭陵和龙门石窟,10月10日参观洛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至此结束了河南省内的行程。







  

巩义石窟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北依邙山、南临洛水。根据《巩县县志》记载,石窟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 ,当时称作希玄寺 ,唐代改称净土寺,也称石窟寺。后魏宣武帝景明年间凿石造像,造像年代晚于寺院创建。历经北齐、隋、唐三代得以成型。现存大雄宝殿和东西廊庑十间,石窟五个,千佛龛一个,摩崖大佛三尊,造像龛255个,佛像7743尊。


  

走进石窟寺,规模虽小,但内容相当夺目。在考察之前我们进行了预习,王陆健老师和导游卜老师也在现场为大家进行讲解,指明重点和精彩部分有第一窟的《帝后礼佛图》和第三窟的飞天。巩义石窟寺的第一、二窟为宣武帝、胡太后所造,在第一窟门边东西壁上可以看到《皇帝礼佛图》与《皇后礼佛图》。两幅图相互对称,上下各三层。图像描绘了宣武帝和胡太后分别带领王公贵族和公主妃嫔等进行礼佛的浩荡场景。东面皇帝头戴天平冠,身着宽大礼服,束带飘飘,已是传统中原汉族形象,体现宣武帝继承了孝文帝志向,将改易汉俗贯彻到底。西面皇后(胡太后)与众多公主嫔妃,衣带轻飘,手捧贡品,打伞拿扇。人物体态夸张,神态自若。画面极具张力,做到了艺术与史实的双重结合。 

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时间长达1400余年。现存的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多达11万余尊,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洞窟约占60%,其他朝代占10%左右。不同时代的造像艺术,在内容表达上丰富多彩,具有各自鲜明的风格。精湛的造像工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之上,据说曾是远古年代大禹治水时开凿龙门山的所在地,也是民间“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地。《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意思是说东西两座山相对峙,伊河之水从中穿流而过,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故称“伊阙”。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开了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了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龙门山被伊水分为两半后,东边的山由唐代武则天建了香山寺,后人就称之为“香山”。

龙门石窟最为广为人知的佛莫过于卢舍那大佛,坐落于龙门石窟奉先寺摩崖大龛。工匠们在南北宽36米、进深40米的崖面上,雕出巨大的九尊石像包括一佛、二弟子(迦叶、阿兰)、 二菩萨(文殊、普贤)、二天王、二力士。

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坐结跏趺坐式,头顶(高髻)至下颔4米,耳长1.90米(俗称“九间房”)。面部略带微笑,含蓄神秘,眼神沉静;头部稍微前倾,安详庄重,慈眉善目,给人佛庄严肃穆与神圣崇高之感。相对于整个造像而言,佛像表现的重心在面部和上身,头部和上身的比例有所夸大,符合朝拜者仰视的观看角度,结跏趺而坐的姿态也使主像更加鲜明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造像均以男性为原型,而奉先寺中的卢舍那以女性形象出现。

佛教将佛分为“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和“三身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化身佛”又名应身佛,即释迦牟尼佛。)“卢舍那”是报身佛,有“光明普照”的意思,即以永恒的光明,普照大千世界,破除世间的黑暗和众生的愚昧,卢舍那佛就是“光明之神”。奉先寺是唐高宗为唐太宗追福所营造的,意即侍奉祖先,规模之大超过了龙门石窟中的其他洞窟。为开凿奉先寺,武则天还曾专门捐赠脂粉钱两万贯以资助。目前,奉先寺卢舍那佛像可以说是最中国、最典型、最完美的一尊石雕佛像。

龙门石窟最有趣的为“剪刀手”佛。这尊佛像位于宾阳三最北边的宾阳北洞中,为洞中主尊阿弥陀佛。他端坐在方形座上,左手下垂,右手向前伸出两根手指。由于大拇指被破坏,所以如今呈现出来的手势像极了人们现在拍照时伸出的“剪刀手”。

佛像本身的手势有什么含义?在《佛教诸尊手印》一书中,记载有好几百种手印,许多都与这尊阿弥陀佛的手印极为相似,所以暂时无法精准的回答。据《中国石窟·龙门石窟》卷二记录,宾阳北洞开凿于唐贞观末年至永徽初年,正壁圆雕造像一铺五尊,阿弥陀佛居中,高7.25米,胸厚1.28米,肩宽3.8米。坐佛头饰肉髻,右额残。面部方圆,下颌收敛处较短,颈部有三道蚕节纹,胸部浑圆突起。右手向前,伸二指。身着褒衣袈裟,衣褶舒朗,左肩衣褶绕过胸部搭在右肘上,背光为莲瓣形,外饰火焰纹,直达穹顶。

 
10月10日是本次考察的第三天,一早我们来到洛阳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

洛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创建于1958年,举办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石刻艺术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0315件,其中珍贵文物5406件,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众多历史时期中,我认为最引人入胜的还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洛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成为东方文明西传的源头之一,东汉时期也成为洛阳古都史中最辉煌的岁月。十三朝古都古都洛阳也因此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形成了洛阳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彩绘陶百花灯

汉代崇尚厚葬,加之,当时死后羽化升仙观念盛行,因此,汉墓随葬器物数量丰富,种类齐全,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重要生活用具的灯具是汉墓中最重要随葬品之一。     

汉墓出土的灯具数量大、种类多,质地全。形制有豆形灯、雁足灯、杯形灯、盒形灯、多枝灯、兽形灯、人俑灯、辘轳灯、烟道灯等等。质地有铜、铁、陶、瓷、玉、石等多种材料。其中陶灯以1972年出土于洛阳西郊汉墓的这件彩绘陶百花灯最为精致,堪称我国古代陶灯的经典之作。

这件彩绘陶百花灯整体分为灯盏、灯柱、灯座三部分。最上部为灯盏,呈朱雀造型,朱雀头昂尾翘,双翅展开,头、尾和双翅将灯盏分为四等分,形如花瓣;中间部分为灯柱。灯柱插接12支曲枝灯盏,分三层,每层4支,枝端承托灯盏。曲枝接近灯柱部位分别端坐一羽人。灯盏口沿有12叶柿蒂饰和8只卧蝉。灯柱下端有一圆盘,盘沿上插有4支龙形饰,龙尾分别端坐一羽人。灯柱下有乌龟承托整个灯柱;最下部为象征山峦的喇叭形灯座,座身自下而上分为3层,塑有猫、羊、狗、虎、鹿、猴等30多只动物形象。

百花灯通体彩绘,先以白粉做底,然后绘以红、黑等色,使得该灯显得非常华丽。整件百花灯酷似一棵造型优美的古树,装饰效果很强,与汉画像砖中的扶桑树倒立图极为相似。 

这件百花灯是汉代社会“长生不老”、“羽化升仙”思想的物化表现。其灯座呈覆盆状,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昆仑山十分相似。汉代志怪小说集《海内十洲记》这样描述昆仑山,“方广万里,形如覆盆”。《尔雅》曰:“山三成为昆丘。”也就是说,昆仑山是由三层组成的,这与灯座上的人物和动物呈三层排列的设计十分吻合。据《神异经》记载:“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古人认为,天柱是顶天立地的象征,把天堂、人间和地狱联系到了一起。百花灯的灯柱即代表昆仑山上的天柱。百花灯上的十二枝曲枝形灯盏,分为三层插在灯柱上,形成了三层天盘,分别代表传说中昆仑山上的三座城池,同时,灯上所塑乌龟、羽人、龙、虎等都是古代象征长生和羽化升仙的神禽瑞兽。

彩绘陶百花灯是汉代艺术大师杰出的创造,反映了汉代精湛的制陶技艺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石辟邪

身生双翼,形似狮虎,线条优美,富有动感。如今,这只极具汉风神韵的“戴翼灵兽”——东汉石辟邪, 作为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傲立展厅,在无声传递着中国石刻艺术之美的同时,也把谜一样的身世留给了后人。这是用一块完整青石雕刻而成的雄性石兽,它高1.9米,通长2.9米,重约8吨,作昂首奔走的姿态,怒目竖眉,两耳斜立,张嘴伸舌,步履矫健。这件石兽与人们常见的石羊、石象、石马、石狮都不同。

从古文献记载上来看,“聚窟洲有天禄、辟邪。”人们是将辟邪用作为陵墓前的一个标识,目的是使其镇守墓地,免受地下阴间魑魅魍魉、妖魔的侵扰,使墓主人灵魂能够得到安息。

不难看出,这件石辟邪是古代匠师们以丰富的遐想,创造出来的祥瑞之兽。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石辟邪左前爪抓一个小石兽,并非意欲吞噬,而是在游戏玩耍,这一富有人情味的动作,不仅表现了雕刻巨匠的奇巧构思,也使作品更有魅力。





              


俗语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从东周时期开始,邙山就是古人心目中的风水宝地。如今的邙山是我国最大的古墓葬集中地,汇聚周朝以来各时期、各类型的古代墓葬,数量有数十万之多,被史学界称为“中国的金字塔群”。洛阳古墓博物馆(原河南古代壁画馆)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机场路上北邙山脚下。于1984年施工,1987年建成并开放,2022年9月29日经过整体提升改造,新建成洛阳古墓博物馆对外开放,是我国目前占地面积最大、墓葬数量和朝代最多、类型最全的古墓葬类博物馆。






展陈内容

《葬制大观——洛阳历代古墓集萃》

《此岸彼岸——古代墓葬文化展》

《河洛遗冢——洛阳典型墓葬陈列》

《地府千秋——河南古墓壁画大观》





 洛阳北魏帝王陵》  


《砖画青史——馆藏宋金雕砖展》


洛阳典型墓葬陈列展厅搬迁了自西汉到宋金时期,九个朝代的典型墓葬25座,按照时代顺序分为青阳古冢、荆棘铜驼、烟云邙岭和古墓丹青四个篇章。每一座古墓整体展出,其墓室建筑、出土文物及其位置、墓室壁画、砖雕艺术都是真实再现,营造沉浸式感官体验,以不同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死观、丧葬观,同时也能体会到个人和朝代的兴衰成败。最为精美繁复的属唐宋时期墓穴,大多为方形墓室八角覆斗藻井式砖砌建筑,墓室内通体彩绘,四壁绘有墓主人“居乐图”“宴请图”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壁画彩绘砖雕等,且四周有繁复的斗拱。在一座北宋墓中绘有一幅“妇人启门”图(见图15),这幅壁画中门扉半开,一女子在朱红色大门中探出头来,想出来却没有。它寓意在这个假门后还有无数的庭院房舍,象征墓主人的家大业大。还有学者认为这个假门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这名女子是来接迎墓主人的灵魂到达另一个世界的。

河南古墓壁画大观以展出古墓壁画为主,展馆内共有从西汉至民国的18组65幅古代壁画。其中著名的“卜千秋”(见图16-19)和“打鬼图”是十余座精品壁画墓中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实物绘画作品,是中国绘画的开篇之作。西汉卜千秋壁画墓1976年发现于洛阳邙山南麓烧沟村之西。因墓内出土铜印一方,阴刻篆书“卜千秋印”四字,故知墓主人是卜千秋。该壁画分布在墓穴主室脊顶、门额、后壁上部及隔梁的两面,以绘于脊顶的墓主升仙图为主。在狭长的脊顶上,以长卷式横向展开,描绘墓主人夫妇在仙人的迎送和神兽的陪同下升入天界的情景。上层从右向左依次画黄蛇、太阳、伏羲、墓主人乘龙凤升天。下层画仙女、白虎、朱雀。整个壁画的主题与战国楚墓帛画、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帛画相同,都是墓主人“死后升天”的意思。





 



       



       



   


洛阳北魏帝王陵展示北魏洛阳时期帝陵的陵寝制度。该墓内出土青瓷器、陶器、石器等文物50余件。景陵为单人单穴,坐北朝南,封土呈圆形,直径110米,现高24米。地宫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它于1991年被发掘时采用沿墓室地宫,墓道壁前段为土坯,后段为砖,墓室内石棺所在处于一大穹顶空间,青砖逐层砌筑,平面略呈甲字形,墓室为四角攒尖顶,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大冢。

洛阳古墓博物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色,不仅浓缩了洛阳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承载着我国古代文明的珍贵遗产。本次古墓博物馆之行是一次难忘的历史之旅,在这里,能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这些文物不仅是各个时期的瑰宝,更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参观古墓博物馆,对于我们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理解古代文明,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