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彩烧陶启人寰,光阴一泄五千年”——马家窑文化的陶器纹饰分类探析
马家窑类型彩陶
2023年5月5日至5月15日,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2020级、2021级艺术考古班进行了往返共计 11 日的考察之旅,路线是从西安出发,途径天水沿河西走廊到敦煌。考察内容主要包含宗教美术、工艺美术、墓葬美术、红色美术、地质地貌等。此次外出考察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从具体的实物遗存出发,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切身认知各类文物,在场感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寻找出自己的学习兴趣点,运用艺术考古的研究理论,对外出考察的中收集、整理资料,展开对艺术考古学的研究。以具体的个案研究为例,提高研究水平。
当看到的麦积区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中彩陶的典型代表马家窑类型后,我们基于中国美术史和中国陶瓷艺术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思考,用理论联系实践。本次专题考察以马家窑陶器文化的纹饰分类为主要内容对考察中所涉及的有关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马家窑文化因1923年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甘肃中部的黄河、洮河、大夏河、黄水流域一带以及河西走廊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期彩陶的巅峰时期。在甘肃地区先发现的马家窑文化类型可分为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石岭下类型。
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期又称为马家窑类型,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距今5230–4690年之间,发展了大约五百年时间,是黄河上游地区马家窑文化早中期的一种地方类型,分布区域向西至河西走廊的甘肃武威,向南至青海东北部和四川北部,向北至宁夏南部地区,向东则包括整个甘肃东部。
已发现的马家窑类型遗址达300多处,多为居址,出土的典型马家窑类型的彩陶数量并不多。依据地层关系,此类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马家窑类型归纳 图源自李雅欣
永登蒋家坪和东乡林家下层是马家窑类型早期的典型遗址,此期彩陶逐渐由质朴变为精细,器形仍以盆、钵、碗为主,以较稀的黑彩在橙黄陶上绘制花纹,通常间隔地绘出反向的弧边三角纹和在弧边三角纹的间隙中填饰网格纹。此时的弧边三角纹中出现了圈点,这也是马家窑文化彩陶特有的纹样之一;这一期的内彩作风依然盛行,但不如外彩的图案复杂,常常在器内绘一个十字形纹,或是以十字形纹为结构的简单图案; 同时,此时的彩陶已经很少有动物纹样或是变体的动物图案,比如说鸟纹、羽纹、变体鲵鱼纹等。
马家窑类型中期的彩陶已进入了精美娴熟的阶段,经发掘的遗址有西坡洼下层、兰州雁儿湾等和兰州王保保城、民和核桃庄等墓葬遗址。此期的彩陶在器形和纹样等方面皆有较大发展,且陶器的器表打磨光滑,再用浓亮如漆的黑彩画在细腻光洁的橙黄色、米黄色陶器上,周身散发着动人的光彩; 由瓶演化而来的壶成为此期主要的器形之一,出现了通体绘满彩绘的方法,瓶、壶等彩陶图案常以多道均匀的并行弧线和横线组成,这也是此期彩陶的纹样特点; 同时,出现了一些被神化了的动物图案,使得此期的图案构成复杂巧妙、取材广泛,纹样有较多的创新和富于变化,具有奔放动人的风姿,从而进入了彩陶发展的繁盛期。
晚期的彩陶以橙黄陶为主,出现了黑、白两彩并用的绘画法,白彩多嵌于黑彩的周边或是在黑底上覆以白点,黑白相呼,对比鲜明又清新。器形以壶、瓶、盆和钵为主,此期的纹样以几何形花纹为主。
舞蹈纹彩陶盆
武威新华乡磨嘴子出土
武威市博物馆藏 沈小月摄
旋纹彩陶壶 兰州杏核台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沈小月摄
旋涡纹双耳彩陶壶
武威韩佐乡弘化村出土
武威市博物馆藏 沈小月摄
波浪纹彩陶壶 东乡林家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沈小月摄
波纹四鋬彩陶罐 东乡县林家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沈小月摄
网纹 双耳彩陶壶 舟曲丰迭城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沈小月摄
马家窑文化彩陶作为原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纹饰形式、内容以及其意义都蕴含着人类的群体情感,对其加以研究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新解读,这种艺术形态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半山类型
半山彩陶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分布区域涉及甘、青、宁三省,流行于距今4700-4300年左右。半山彩陶是马家窑文化中期的彩陶,用作日常器皿和随葬器具,在我国的史前考古文化中半山彩陶的占比最大,最高可达到85%。
半山类型归类 图源自胡鄱阳
根据李水城《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中的分期,半山彩陶可分为五期。
半山一期处于文化转型的过渡期,是半山文化的初期,主要分布地区在兰州左近洮河地区及湟水下游地区一带,这一时期的代表遗址有兰州花寨子、牟家坪、关家坪等。器型较为粗胖,有折肩的表现,多绘黑色单彩,少见红彩装饰,流行锯齿纹、细密的平行线纹和水波纹。
菱块十字圆点纹彩陶瓮
广河地巴坪出土 甘肃省持物馆藏 沈小月摄
半山第二期属于半山彩陶早期,与第一期的主要分布区域大致相同,但疑似有向东退缩的迹象。器型中的折肩表现变为鼓肩表现,有许多黑红复彩的纹样,特别是出现了红彩纹样两边被黑彩纹样包围的经典样式,锯齿纹开始增多。器皿腹部细密的平行线纹逐渐变宽,中间采用红彩,周围采用黑彩,水波纹开始变细密,绘有少量红彩,也有上部平行线下部水波纹的组合,圆圈纹内部使用棋盘格纹装饰。
锯齿纹双耳罐 甘肃省博物馆藏 沈小月摄
半山第三期是半山彩陶的中期,开始进入繁盛发展阶段,其分布地域开始向东、北部地区扩张,代表遗址有广河地巴坪、半山区、边家沟等。器物的肩部呈现斜倾趋势,腹部缩小,其次大口矮领瓮的数量激增。第三期的纹样大量运用黑红复彩,且红彩的比例相对第二期增加,大量运用经典的锯齿纹羊且锯齿繁密规整。腹部花纹流行首尾相接的漩涡纹,通常是内部红彩和外彩黑色的复合结构,盛行单横线和水波纹结合的纹样,相比之前时期的纹样更加简洁。
半山第四期彩陶开始向西北扩展,东北部缩减,主要遗址有兰州土谷台、兰州焦家庄、乐都柳湾等地。在土谷台墓地中同时兼有大量马厂风格彩陶,呈现出过渡趋势。大口矮领瓮的数量减少,许多器型倾向瘦高造型,部分的腹部略有下凹。彩陶装饰中依旧流行黑红复彩,在锯齿纹外还流行人蛙纹、垂弧纹、贝纹等,葫芦纹几乎消失,锯齿纹开始变钝并趋向松散的构图。
平行锯齿旋纹彩陶壶
兰州花寨子出土 沈小月摄
半山第五期遗址数量较少,主要有兰州土谷台、焦家庄、西宁朱家寨等遗址,多分布在兰州至西宁一线,器型仍旧向瘦高造型发展,黑红复彩纹样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但是锯齿纹较前期比较更加圆钝松散,此时的半山彩陶已处于末期,逐渐向马厂彩陶转变。
甘肃省博物馆陈列的数件彩陶展示出半山文化特色的纹样,涵盖多个半山遗址不同时期的纹样变化,我们可以从中一览半山彩陶的魅力。
多层垂弧锯齿纹双二瓮
广河地巴坪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沈小月摄
广河塞子坪山上 甘肃省期物馆藏 沈小月摄兰
州花寨子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出土 沈小月摄兰州市花寨子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胡鄱阳摄
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因1924最早在青海马厂塬发现而得名。马厂类型是马家窑文化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种类型。陶器以彩陶为突出,也有红陶和少量的灰陶、白陶。器形与半山类型有很多相似,但有发展,新器形主要是单把筒形杯。彩绘用黑、红两色,主要是在上腹部或肩腹部,饰红底黑彩或复彩。一般器形都较粗率,缺乏典雅和精致。纹饰有四大圈纹,较多折线构图,尤以一种称为蛙纹的似蛙似人的变形抽象图形,常单体出现在彩陶瓮腹部上成主体构图,显然具有非同一般的含义,颇富代表性。其复彩继续了半山类型黑红或黑紫或黑红紫多色的线条和色彩构图,宽粗线条运用娴熟,图案豪放、粗犷率性、酣畅不拘,不讲究细腻严密的韵致。
人面馨方折纹彩陶筒状杯
永昌鸳鸯池 赵佳摄
马家窑时期的先民们认为青蛙一次产卵非常多,在先民们心理象征着繁殖能力强。马家窑文化时期,人类虽然随着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的较稳定的生活,但部落战争、自然灾害、疾病等都会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兵器在生产力低下的这一时期人类的生育存活率也低,因此极为崇拜自然界中繁殖能力强的动物,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原始崇拜。
马厂类型归纳 图源自朱波闻
神人纹彩陶罐
甘肃境内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赵佳摄涡纹彩彩陶纹翁 马]永蔡家坪 赵佳摄圆圈网格纹彩陶鸟形壶 甘肃博物馆藏 赵佳摄 变体神人纹彩陶瓮 兰州市土谷台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总结
20级艺术史论班集体合照 陈文瑾摄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内涵十分丰富,它的三个类型代表了三个时期的文化思潮和社会状态。马家窑类型彩陶画着大量水波纹,这个时期是崇敬和赞美水的水文化时期;半山类型彩陶初期画着大旋涡纹,之后逐渐变为四圈纹,表达田园和土地。这个时期是先民们从水崇拜逐渐转向土地崇拜的土地文化时期;马厂类型初期画着四圈纹,随后将四圈纹转为两圈纹,另两面画上能够战胜水患,保护土地的蛙神纹,先民表达了强烈希望战胜水患的要求,出现了战胜自然的思想。我们可以这样说,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内涵十分丰富,它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程金诚先生说:“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彩陶艺术是原始艺术。这里的原始,不是指蒙昧、低级,而是有最初、初始、本元、源起等含义。探究彩陶艺术还包含这样一种意味:回到彩陶本身,也就是回到原始艺术,就是追寻最初、本元的状况探讨原始先民制作彩陶最初的动机、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无意间体现的艺术因子。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彩陶原始性的探讨,就是对艺术起源的追寻,而这种追寻越是切近原始状况便越具有真实性,越有价值。”
通过对马家窑文化中陶器纹饰的梳理,使得我们对类型学有了更加深刻与清晰的认识。在此次专题考察中老师尽心,学生用心,考察顺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