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艺术设计学:与风为伴 大漠之行
戈壁之眼—西千佛洞
祁连雪山的深处流出一条河水,河水潺潺流经苏北,形成了百余公里的党河峡谷。这里曾是古人修行、歇脚的地方,宛如世外桃源。写生的第九天的上午,我们来到了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之一,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因其位于莫高窟及古敦煌城西,故名。
石窟的结构、彩塑、壁画艺术风格等与莫高窟体系相近,因而也成为敦煌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创年代
被伯希和盗走现存巴黎的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中有断断续续的记载:“右在县(寿昌)东六十里,《耆旧图》云:汉……佛龛……百姓渐更修营……”考古及史学专家们从阳光(古称寿昌)考证过来,认为这段文字可能是记载西千佛洞的。据此推断,西千佛洞创始年代可能早于莫高窟,至少与莫高窟同期建造。古代的敦煌区域之大超乎想象,半个瓜州、苏北、阿克塞等都属于敦煌的区域。
汉代以来,河边的卵石层上就开始造窟,经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鸣沙山西侧的这座千佛洞仅存19个洞窟,因与莫高窟遥遥相望,故被称为“西千佛洞”。西千佛洞保留下来的洞窟最早是北魏,最晚是唐代,现在已无法考证是谁建的。
西千佛洞
中现存最早的洞窟是北魏时期建造的,其余洞窟中,北周窟3个,隋窟2个,唐窟4个,五代窟1个,沙州回鹘窟3个,西夏、元窟2个,时代不明者2个。很多洞窟的塑像经清代和民国时期多次重修或新塑,但也有保留了原塑风貌的洞窟。
现状
比起声名鹊起的莫高窟,不过是一山之隔的西千佛洞依旧在峭壁上默默无闻。唯有那些残存的壁画与造像,在历经千年黄沙过后,顽强地保持着鲜亮的色彩,供后人凭吊与怀古,遥想那个曾经明丽鲜妍的佛国世界。
敦煌博物馆
举世皆瞩目,读艺术灿烂风雅颂。学林共埋首,探历史变迁天地人。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周礼》记载说,有一种怪物叫魍象,好吃死人肝脑;又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魍象的本领,所以家人常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物的侵扰。还说这种方相氏有黄金色的四只服,蒙着熊皮,穿红衣黑裤,乘马扬戈,到墓圹内以戈击四角,驱方良、魍象。方良亦为危害死者的恶魔,人们就借助方相氏的力量来驱赶它们,所以有学者认为,使用镇墓兽的习俗,就是从“方相氏”的传说演化而来的。也有人根据早期镇墓兽头上的双角推测,镇墓兽应与“辟邪”、“灵神”、“士伯”等相关。
这是我们在敦煌市博物馆第三展厅所见的镇墓兽,唐代镇墓兽,通常是成双对放置在墓道口两侧,为墓主厌胜辟邪之用。这两尊镇墓兽为敦煌苏家堡唐墓出十。质地为细泥红陶,人面兽身,面部造型为典型的胡人形象,耸鼻、深目、络腮胡须。另一件镇墓兽是征集文物,兽(狮)面兽身,前肢直立,后肢蹲踞,足呈偶蹄形。人面神兽、兽面神兽两种镇墓神兽的形象威武凶猛,表情冷酷威严,形成了自身全新的风格特征。这件镇墓兽为敦煌苏家堡唐墓出十。质地为细泥红陶,人面兽身,面部造型为典型的胡人形象,耸鼻、深目、络腮胡须。另一件镇墓兽是征集文物,兽(狮)面兽身,前肢直立,后肢蹲踞,足呈偶蹄形。人面神兽、兽面神兽两种镇墓神兽的形象威武凶猛,表情冷酷威严,形成了自身全新的风格特征。
放在最后的这座镇墓兽,高100cm,面长50cm,宽32cm,来源是1995年佛爷庙出土2011年省考古所移交所得,除白色部分有修复外,触角、神情、边缘部分均为上等佳作,不得不为当时工匠高超技艺所赞叹。摆放的环境是完美复刻了唐墓中的真实出土场景,是敦煌境内唐代墓葬当中出土的镇墓兽中最华丽的一座。除了这座唐墓是完美复刻外,其他内部文物都是与镇墓兽一同出土的唐代文物。
敦煌市博物馆展出一组隋唐纹饰砖,唐比较多,主要是墓葬壁砖和地砖。汉代流行的模印画像砖到了唐代各地出土的画像砖不在少数。唐代画像砖采用浅浮雕手法,摒弃了汉代多用线条表现图案方法,还大量采用彩绘增加画像的效果。
唐代制作技艺更加精细,图案造型丰满,构图圆润,风格清新,立体感更强。唐代,盛行花砖铺地,纹样以宝相花、莲花、葡萄、忍冬为主。花形比较饱满,砖尺寸大易于连续铺装。唐李肇的《国史补》(下)中就有“御史故事,大朝会则监察押班,……紫宸最近,用六品,殿中得立五花砖”的记载。唐白居易在他的《长庆集》中,也留下了“衙排宣政仗,门启紫宸关。彩笔停书命,花砖趁立班”的著名诗句。可见,花砖在当时的使用已十分盛行,且在官方建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敦煌博物印花砖主要来自于墓葬。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用在宫室建筑和墓室中构成壁画。画面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表现画像,还有文字和花纹等种类,画面内容丰富繁杂,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记录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更是古代绘画特有的表现艺术,是研究中国古代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
八瓣莲花纹砖
敦煌模制花纹砖。隋代。砖长39厘米.宽38厘米厚5.5厘米:或长35厘米宽35厘米厚6.5厘米。石窟、基葬都有出土,见于莫高窟隋代第401窟铺地砖敦煌市佛爷庙一新店台慕群隋代基葬也曾有出土。大多烧制火候较低质地松疏。其八瓣大莲花纹样共有三式。图案为中央圆形代表莲蓬圆形面上饰以小孔代表莲子,一周配置四大、四小八片莲,相间对称布局每片莲瓣又以小圆孤相隔。也有的莲瓣厚实凸起,中间及周边饰有凸线或中央圆形面上无小孔。
除了洞窟和壁画,这次敦煌研究所还展出了10块石窟中发现的花砖真品。这些花砖均铺于石窟的地面,在这次复制的洞窟中以花砖的地纸替代,原物则被选取了有代表的一些单独呈现以让观众有直观的感受。有一块隋代的八瓣莲花砖,采用传统的雕刻技法,整个砖面为一朵开放的大莲花,中央花蓬点点,莲叶瓣间有小瓣伸出,疏朗中已具备完整的构图,浑厚古拙。而唐代的胡人牵马砖,能看到骆驼背负重物,四肢健捷,昂周阔步,甩尾向前。牵马人头戴尖帽,高鼻深目,身穿圆领窄袖服,右手紧握缰绳,左手拄短杖,"无数铃声遥过碛,应付白练到安西"的沙漠氛围立即扑面而来。
“天界净土:梦回敦煌-—娘本唐卡艺术寻根特展”
唐卡是藏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感观的一种理解与体现。黄南“热贡”,位居青海省东南部,因地处黄河南滨而得名,这片氤氲在热贡艺术氛围中的广袤士地,从来就有一种厚重的文化精神和气魄;是中国西部地区拥有国家级文化旅游桂冠最多的地区之一;是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文化遗存最为集中、文化旅游资源最具多样性的地区之一。
名 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尺寸: 233x130cm
作者:娘本与仁青多杰
敦煌是艺术的圣地和文明的殿堂,在长达两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制造和发生着许多文明传奇,其文献,壁画以及建筑和塑像将所蕴含的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体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艺术家而言敦煌是一条沙漠上的大画廊,一座能穿越时空与相似灵魂对话的时空隧道,敦煌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来敦煌可以让自己了解自己,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敦煌。
名 称:《四臂观音》黑金带彩
尺寸:110x80cm
作者:娘本与仁青多杰
此次参展作品为娘本及其子仁青多杰的唐卡艺术画作。
娘本作为热贡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唐卡大师,师承夏吾才让大师,出师后在藏区寺庙进行壁画和唐卡绘制,期间他赴四川学习中国传统工笔绘画艺术,后创办青海黄南州热贡画院,传承和弘扬热贡唐卡艺术。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娘本大胆创新,进一步提升了热贡唐卡的艺术高度。赏观娘本先生的作品,雄伟绚丽而又庄严高贵,佛陀形象合乎法度,用色绚丽大方、金碧辉煌•线条流畅细賦,给观者极大的震撼和艺术感染力。
名称:《绿度母》
尺寸: 100x72cm
作者: 仁青多杰
仁青多杰是唐卡代表性传承人之子,不到13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绘制唐卡,经过将近12年的系统学习和努力,熟练地掌握了热贡唐卡艺术生态艺传承体系的相关技法。并且其在吸收父亲绘制艺术的精华上,精益求精,自己不断创新创作,风格上逐渐形成了作品色彩绚丽大方、画面构图严谨细腻、人物神态生动的艺术风格。
告别敦煌博物馆后,我们来到了鸣沙山和月牙泉。
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东汉称沙角山,俗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鸣沙山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
山形环弯,错落有致,山脊挺括,宛如刀刃,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明暗相间,层次分明,从下面看,山体则象古埃及的一座座金字塔,金碧辉煌,巍峨壮观。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
得名“月泉晓澈”,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泉形似月牙,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
自古沙水奇观难以共存,但是千百年来,鸣沙山月牙泉像是一对恋人,鸣沙山敞开宽广博大的胸怀拥抱温柔似水的月牙泉入怀中。而鸣沙山月牙泉也流传着这样动人的传说故事,为景区增添了神秘的气息:相传鸣山王子和月泉仙子本是敦煌一对两小无猜的伙伴。长大后,鸣山成了莫高窟的画工,月泉在敦煌艺坊表演歌舞。月泉才艺双全,竟被当地权贵强抢至府衙中。鸣山冒死救出月泉,向城南躲避,权贵苦苦相逼。后二人幸得敦煌雷音寺高僧点化搭救,克服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相依相偎,长相厮守。后化为鸣沙山月牙泉,沙泉相伴,形成一处风景。
相依相偎了上千年的鸣沙山和月牙泉,演绎了沙不掩泉,共生共存的浪漫爱情。它们是大漠中的一对不离不弃的情侣,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
沙漠与清泉共存,绝对是一道绝美的风景,这一汪清泉卧荒漠,日月蒸腾,千年,风沙弥漫,依然鲜活。泉边,几棵粗矮的杨柳树,向四周铺开,还有一片芦苇,绿莹莹的,在风中摇弋,泉水清澈,一如明亮的眸子,在浑黄的狂风和滚滚的黄沙飞扬中,与日月同辉,站在泉边,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