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百里 雾雨中行
——千年对话
2021/10/09
2020艺术管理文化考察实录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
启程·雾雨
2020艺术管理文化考察实录
文化考察的第二天,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早早的出了门;八点半到11点半,三个多小时的车马劳顿,也难以挡得住我们对它的兴趣——宝鸡,它是青铜器之乡,被古人称为陈仓大地,位于关中平原的西端。扼八百里秦川之首,踞千里秦岭之要,襟千河而拥渭水,依秦岭而阻陇坂。地容山峦原溢秀色,水蕴灵秀盈辉彩。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宝鸡民俗艺术博物馆,一个民族的民俗是其文化自信的根源,它分别展陈了木板年画,剪纸,刺绣,草编等等极具风情的民俗艺术;之后我们到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在三千多年前,周人就来到此地,使一条条铜锡金巨流蔓延,滚滚紫烟升腾在这周原大地,浇筑出了大量青铜器,它出土之多,数量之巨,均居全国之首,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宝鸡民俗博物馆 «
由原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改建而成的,馆址在宝鸡人民公园前面。其博物馆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法,将“宝鸡民俗陈列”分为“西府人生”和“宝鸡风尚”两个部分。
一楼大厅是“西府人生”的展示区域,分布三个展厅,从成婚、生子、丧葬,往生,有东至南三个房间,囊括了每个人一生中必经的大事。该部分以“人生礼俗”为主线,分“人之初”、“婚嫁娶”、“福禄寿”三个小厅。充分展示了西府人对生命、人生的态度。出生满月—落胎毛,钻曲联,挂项圈;婚俗中—姑娘作灯曲罐,上厨试刀,装烟拜长;寿礼中—扎江过坎,吃长寿面;葬礼中—出门牌,树纸杆,暖丧调祭……每一处细节的展示都讲述着西府人尊老爱幼的美德,是古陈仓周礼文化的彰显。
“宝鸡风尚”部分,主要展示了宝鸡独特的地域风尚和宝鸡人生产生活的美好愿景。古庙会、皮影戏、秦腔戏,社火……其中最喜欢的还是“血社火”的阵容,人物模型的形象逼真,色彩丰富,栩栩如生,将“血社火”的血腥、恐怖表现的淋漓尽致。每年到正月十五左右,社火便会在大街上游行演出,围观的人们总要提前占好地方翘首等待,演员、群众、唢呐、锣鼓交织在一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社会演员通常也会在演出当天的早上四点钟开始化妆,并且每一个人都乐在其中,不论报酬,大家都因能参演其中而感到荣幸。
徜徉于民俗博物馆,犹如进入一个历史图轴,将宝鸡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而民俗在世界上在不断的消失着,我们的文化流失了,自信也便就没了,我们想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切不可如此这样,振兴它们,也是振兴中华民族,也的的确确得靠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
再行·道中
2020艺术管理文化考察实录
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此时的雨愈来愈大了,使得那青铜器变得更为厚重了,与那天玺台浑然一体,大气雄伟。撑着伞,走在这雨道上,是不方便的,而我们心中却是迫求渴望去看看那写的“中国”二字的青铜器究竟是什么样。
中国青铜器博物馆«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四个展厅呈环形围在同一层,我们跟随着讲解员逆时针游览到第四展厅,用模拟作坊的形式介绍了青铜器的制造工艺。
在第三展厅,展示了周朝的衰亡和秦朝的兴盛,这里有大型打击乐器“秦公镈“,是秦人学习周礼的见证。
秦公镈
造型雄伟,鼓部齐平,中起四道飞棱,侧旁的两道飞棱,形状是九条蟠曲的飞龙,前后两条则是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舞部各有一龙一凤,背对背,向后回首。纽上有环。镈身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由变形的蝉纹与窃曲纹组成。
在第二个展厅中便是著名的何尊铭文,它最早出现了“中国“二字,中国两个字,在先秦典籍里出现过一百多次,它的含义有国都,中原它是三千多年前留下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何尊
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第一展厅最有名的逨盘,为成水器,常与盉搭配使用,盘内铭文21行372字,记载了单氏家族八代人辅佐西周十二位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
逨盘,为盛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为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
盘内底铸铭文21行,约36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第一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西周诸王名号,对夏、西周断代工程所拟的西周宣王年表做出了检验。
在宝鸡这块“厥田上上”的土地,正是将我国青铜时代的文明推上了顶峰。西周兴邦,凤凰来仪,秦人崛起,神鸡飞鸣。周崇礼制,崇尚法度,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石,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里,我们试图与二三千年前的祖先对话,并且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源头的璀璨和斑斓,从新兴文化的来看,我们既要警惕,也要接受,绝不可让民族文化逐渐消散而弃之不顾。
2020艺术管理文化考察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