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建设
首页   >   党群建设   >   正文

“国奖领航·砥砺前行”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经验宣讲会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5-19     编辑:宗恒     点击数:

“国奖领航·砥砺前行”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经验宣讲会圆满结束


“国奖领航·砥砺前行”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经验宣讲会如期举行。主持人陶沙老师在宣讲会开始,指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式与本科阶段显著不同,侧重于学术能力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考验。希望同学们向榜样学习,获得经验,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逐步深化研究方向,为未来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到场嘉宾

臧博楠在会上详细介绍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申报流程,包括奖励标准、参评条件、成果加分及评审步骤,强调社会公益和材料提交要求。并对论文选题提出建议,指出要结合兴趣与学科价值,关注前沿,评估可行性,广泛阅读文献,避免重复,注重跨学科视角。也介绍了相关文献检索工具:推荐知网、独秀、谷歌学术等,善用翻译软件辅助阅读。最后对于学业规划和个人简历都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建议。

 

臧博楠

戴如瑾于会上分享学习经验,指出要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学术发展可从论文、实践、会议、竞赛等方向规划,关注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拓展视野。投稿核心期刊需提前准备,建议搭建知识框架,提炼核心观点,培养批判思维。论文贵在精而非多,具体问题理解应比导师更深入。

 

戴如瑾 线上演讲

刘晋指出信息差是阻碍学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议研究者建立高效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使用RSS订阅工具、搭建个人数据库和AI辅助分析。在学术社交方面,强调主动参与国际会议的重要性,既能拓展跨学科视野,又能建立优质人脉网络。针对论文发表,提出要善用学术社交提前了解期刊偏好,同时建议将优质课程作业转化为论文,并规避敏感选题。特别提醒AI工具虽能辅助研究,但需注意高校对AI论文的审查趋严。最后鼓励研究者保持开放心态,通过多渠道交流突破信息壁垒,实现学术能力的全面提升。

 

刘晋

陈艺玮主要从自身经历出发,从社区实习到系办主管工作,再到参与研究生会活动,指出通过文字整理、活动策划等工作提升了专业与沟通能力,并特别强调与本科生平等交流的重要性,并在志愿活动中持续拓展社交圈。在实践方面,积极参与艺术活动,从协助筹备到担任策展人,在应对突发状况中快速成长。通过健美操、登山等活动调节身心,保持学习生活平衡。通过不断制定新目标突破自我,在策展、实习等实践中改掉旧习,掌握新技能,这些经历不仅为论文提供素材,更帮助其明确深造方向。在竞赛方面,积极参与"挑战杯"等比赛,学会团队协作与矛盾调解,最终实现个人成长与突破。

 

陈艺玮

苏琳以“从实践突围到学术借力”为主题,分享了其从设计转向艺术管理的成长路径,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和企业项目实现专业突围。在跨学科团队中,她成功发挥桥梁作用,这一优势助其斩获国奖。她强调要善于发现自身长板,使之成为团队刚需。通过比赛锻炼协作能力,借助社会实践整合资源,在论文写作中学会"学术借力"。其博物馆实习经历直接催生了"平和土楼保护利用"研究课题,并促成校地企三方合作,探索出艺术赋能遗产保护的新模式。这些经历印证了"用长板撬动资源,以实践反哺学术"的发展策略。

 

苏琳 线上演讲

赵思彤因外出课程缘故,由陶沙老师代其说明她的成果。赵思彤是一名专注于百年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博士研究生,其在第十四届美展中获得进京资格,实现了学校历史上的突破,从而荣获国家奖学金。此外,赵思彤在国内外大赛中斩获多个奖项,展现了卓越的艺术才能。她的经验强调了与导师积极沟通的重要性,鼓励研究生主动表达兴趣和需求,以获得更多参与课题的机会。

 

赵思彤

最后陶沙老师对分享会进行了总结,指出在研究生阶段,主动与导师沟通并参与项目和课题是实现个人成长的关键。通过参与这些课题,学生有机会获得个人荣誉和奖项,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和实践能力。分享会上学长学姐的经验可供参考,鼓励学生主动联系他们以获取更多指导和建议。

 

陶沙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