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建设
首页   >   党群建设   >   正文

艺术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向“三秦楷模”张新科、史礼海同志和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学习主题活动

发布日期:2025-05-19     编辑:宗恒     点击数:

艺术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向“三秦楷模”张新科、史礼海同志和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学习主题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重大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艺术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于4月23日中午召开向“三秦楷模”张新科、史礼海同志和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学习主题活动。本次学习由学生党员盛文馨、胡颖巧主讲。

 

盛文馨同学主要对“三秦楷模”张新科、史礼海同志和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相关事迹进行介绍,并和同学们就“三秦楷模”带来的先锋示范作用进行了讨论。

 

一、 “三秦楷模”之一潜心治学大先生——张新科

张新科,男,1959年8月生,陕西眉县人,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张新科为《史记》研究投入了大量时间,倾注了诸多心血,承受了很大压力。2019年以来,张新科身患重病,屡次住院,仍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搏斗,与时间赛跑,即使在重病之时,在连续手术之间,但凡有一点儿精力,也要规划和推进《史记》研究课题。他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及其意义》是在化疗的过程中结项的,当团队成员看到鬓发尽白、体重降了30斤的张新科时,都为之难过。他说:“大家不要因为我的个人情况耽误项目整体进度。”

“我愿踵武前贤,求真创新,努力宣传《史记》、研究《史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张新科对司马迁和《史记》的告白。从教38年来,坚持扎根三秦大地,用心用情讲好每一堂课,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品格,研究《史记》40余年,以报国情怀守护中华文脉,即使罹患重症仍然坚守教学科研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先后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员”、“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

“三秦楷模”之二忠诚担当铸丰碑——史礼海

史礼海,男,1991年4月生,陕西西乡人,中共党员,生前系汉中市西乡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四级警长,二级警司警衔。史礼海同志在犯罪嫌疑人持刀行凶的危急时刻,为保护现场群众,挺身而出、制止犯罪,不幸被刺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33岁。他从警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恪尽职守,坚持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和公安事业充满无限热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平安陕西建设的先进典型,先后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2024“最美基层民警”、“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 

 

“三秦楷模”之三芳华治沙筑绿魂——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1974年建立,先后共有485名女民兵扎根大漠深处,赓续奋斗50载,面对恶劣环境毫不畏惧,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人迹罕至的毛乌素沙地,推平沙丘 800 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开辟出1.4万多亩的“沙漠绿洲”,以实干实绩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的忠实践行者,先后荣获“新长征突击队”、“绿化祖国突击队”、“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治沙英雄女民兵连”等称号。


学生党员心得体会

学生党员李嘉洋

通过这次专题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三秦楷模”精神力量的磅礴与崇高。张新科教授38年扎根讲台,以文化传承守护中华文脉,用生命诠释教育家精神;史礼海同志危急时刻以血肉之躯守护人民安全,用青春热血践行从警初心;补浪河女子民兵连五十载治沙播绿,在毛乌素沙漠筑起绿色长城。他们以对党忠诚的赤子之心、报国为民的使命担当、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在平凡中铸就非凡。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以楷模为镜,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建设,立足专业、脚踏实地,在服务人民中锤炼本领,在时代浪潮里书写无悔青春,努力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学生党员林鑫煜

通过本次主题学习,我感悟到三位楷模的共同点在于对信念的执着与对使命的担当。张新科的学术坚守、史礼海的忠诚奉献、治沙连的生态使命,分别从文化、社会、自然三个维度诠释了“三秦精神”的内涵。无论是《史记》研究还是治沙技术,都需要在传统中突破,在坚守中求变。治沙连的“接力棒”精神证明,伟大事业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从沙漠中的血泡到病房里的坚持,他们用行动证明:困难是成就的垫脚石。作为新时代的参与者,我们应以他们为镜,在各自的领域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楷模的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行动。学习“三秦楷模”,不仅是致敬过往,更是为了启迪未来。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平凡中创造不凡,在逆境中坚守初心。愿这种精神薪火相传,激励更多人投身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社会服务的伟大事业中。

 

结语

三秦楷模们以热血铸就忠诚,以实干诠释担当,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深切领悟到信仰的力量与奉献的价值。三秦楷模们胸怀家国的情怀为我们指明方向,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学习知识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动力;学习三秦楷模们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精神,在志愿服务与实践活动中锤炼本领,在关键时刻勇担使命;在学习科研上,以三秦楷模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为动力,突破传统思维,以不懈努力和创新推动学术进步。以三秦楷模为榜样,将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