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6月25、26日美术史论系党总支开展了“走访革命圣地,感悟延安精神”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美术史论系党总支书记、总支委员、各党支部书记以及全体教师党员及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共参观学习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鲁迅艺术学院旧址。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此次重点参观了第一展厅及第二展厅,第一展厅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历史情景,1934年初红军第五次围剿失败,8月7日,任弼时率领红六军开始西征,拉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第二展厅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征途中的改进与发展,重点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

参观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当年,在枣园居住的五位书记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在讲解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会议室——小礼堂、机要局、幸福渠等多处旧址。

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再次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参观了杨家岭毛主席的菜园、杨家岭毛主席旧居、杨家岭中央会议厅遗址、杨家岭原中央招待所等多个景点。

鲁迅艺术文学院
鲁迅艺术文学院于1938年4月成立,其目标是以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为目标,在宝塔山下,其对全国的进步青年、文艺界人士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大家更进一步了解到在物资匮乏、条件艰苦,但精神昂扬的文艺青年学子们,在鲁艺生活、学习的事迹,抗战胜利后,鲁艺的学子们分赴各地参加土改运动,支援解放战争,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当代文艺教育者、工作者所学习。

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的心灵和思想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重温了党的奋斗历程,大家纷纷表示,要从“延安精神”汲取力量,不忘历史,坚定信念,主动担当作为,发扬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为推动文艺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