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学术研讨会在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成功举办
聚焦“人民性”理论建构
关注中国百年美术创作实践
“百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学术研讨会
在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举办

2023年11月22日至23日,由西安美术学院、铜川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的“百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学术研讨会于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溪山胜境景区溪山逸居酒店会议室举行。
本次研讨会作为西安美院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百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研究”阶段性学术性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指引,聚焦“人民性”话语的理论建构及其在中国百年美术创作中的历史实践,以此透视“人民性”与百年来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关系。
01
会议开幕
22日下午14:00,研讨会开幕式在“溪山逸居”酒店二楼会议室举行。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铜川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郝亚丰、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娜、铜川书画院院长赵清、耀州区政府副区长李进、耀州区政府督查专员任小宁、耀州区文化馆馆长吕鹏、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中心主任郑工、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曹庆晖、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胡斌、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学系系主任黄厚石、《艺术探索》学报编辑部主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李永强、《美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吴端涛、《美术》杂志社事业发展部主任杨灿伟、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馆员韩劲松、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党总支书记周园、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唐中磊、副主任李惠子等四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大高等美术院校、科研院所、媒体机构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周仲铭主持,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和铜川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郝亚丰分别致辞。
朱尽晖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人民性’是现当代美术研究中的一个永恒话题,西安美术学院作为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高等美术院校,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非常注重“人民性”。《百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研究》这一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正是基于西安美院75年办学经验,在红色基因和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导向上积淀产生和孵化的项目,是学科话语权体系化和交叉学科不断融合的结果。相信此次阶段性学术研讨会一定能够成为“人民性”研究一个重要学术基石。希望与会学者们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细致研讨,将这一重大课题研究放置在国家高度层面,并在世界范围内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 致辞
铜川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郝亚丰在致辞中首先代表铜川市政府对西安美术学院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近年来,铜川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积极贯彻文化强国战略,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耀瓷文化、中医药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一批精品佳作,塑造了唱响铜川、舞动铜川、书香铜川、诗画铜川等一批具有铜川特色的文艺品牌,造就了一批德才兼备的文化队伍,为繁荣铜川文艺、讲好铜川故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铜川市政府和西安美术学院此次联合主办 “百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学术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有助于促进全国美术家之间的艺术交流,彰显中国美术深厚成就,博大优雅民俗魅力,让艺术更加贴近人民,让生活更加美好。

铜川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郝亚丰 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与会专家学者进行合影留念
02
会议详情
本次研讨会为期一天半,共分为六个单元举行,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学术机构著名学者、学科带头人及青年学者分组进行了相关议题汇报与研讨。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主持并做评议总结。尚辉、于洋、韩劲松、黄宗贤分别作主题演讲,从宏观历史考察和概念出发对人民性进行了探讨。
尚辉以《人民作为艺术的受众者与被表现者——革命美术史对人类艺术社会学的新解》为题,阐述人民性的受众跟被表现者的不同身份关系,探讨了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自我转化和自我文化认同。于洋则在《“‘鲁艺家’的艺术”为何永恒而迷人?——兼谈艺术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发言中对“鲁艺家”的概念从人民性视角上进行了探讨。韩劲松以《美术人民性的历史考察》为题梳理了“人民性”在百年美术创作中的概念流变。黄宗贤则在《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人民”形象建构》发言中着重强调了多元主体形象的建构问题。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由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主持并做评议总结。李永强、杨毅、刘艳卿和黄厚石分别做主题演讲。四位专家主要是以作品为中心对百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分别进行探讨。李永强以《百年红色美术经典作品中的人民性》为题,指出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是美术作品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的一种特性。大致可以分为讴歌中国共产党、记录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事件、歌颂人民伟大领袖,表现军事武装斗争,描绘红色革命圣地、表现经济生产建设、赞美时代英雄楷模、描绘人民幸福生活等八个方面。杨毅发言的《百年文学批评中“人民性”话语的嬗变》主要从文学与艺术专业跨学科角度对人民性概念进行解读。刘艳卿则在《延安革命美术中的人民形象及其主体身份建构》发言中通过概念和不同图像来试图探讨主体身份建构,使人民性回落到主体性上。黄厚石的《为人民而设计:延安设计在中国式现代化体系中的当代价值研究》主要从以往不太提及的延安设计方面的视觉性进行了研究。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由《艺术探索》学报编辑部主任李永强主持并做评议总结。曹庆晖、胡斌、杨灿伟、陈青青和吴端涛五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主题发言。曹庆晖在《心头燃烧着深沉而愉快的烈火:读画家胡一川1944—1949年日记》发言中从胡一川日记个案出发,指出要物料学在20世纪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之处。胡斌以《向海洋:新中国广东美术中的海防与海建》为题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美术作品中对海防、海建主题的表达,并密切注意到了这当中与当时方针政策、事件、思潮间的密切关系。杨灿伟的《从“人民”出发:革命美术史研究的多个面向》发言对革命美术史特点难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美术》杂志呈现了近年来写作中从史料到理论阐释和宏观展现的过程。陈青青在《叙事的“人文”化 :1942年以来美术作品中“人民性”的建构策略与焦点问题》中梳理了1942年以来美术作品中人民性以及人民形象的构建,同时也对新时期当代人民性进行了非常详细阐释。吴瑞涛通过《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彰显》的发言宏观阐释了新时代以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典型性,结合美展获奖作品进行个案分析,指出了当下要立足本体,超越生活表象的表达,强化艺术家个体内心的体验最后回归人民性,图式回归创新。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曹庆晖主持并做评议总结。郝斌、付铭、刘学明和张晨分别做主题演讲。郝斌《“调查研究”、人民性与写生新传统》的发言结合“调查研究”、人民性与写生传统探讨了 “身入”“心到”等方面具体问题。付铭《写生与视觉经验建构:吴作人1943-1945年边境漫游》主要结合民国文献和影像线索对吴作人在西部两次写生的情况进行梳理。刘学明《自觉与意味:赵望云写生语言转换中的“大众观”——以赵望云民国时期的“农村写生”主题类型创作为例》主要从赵望云民国时期的“农村写生”创作入手,通过图像比较方法分析其“大众写生”观念追求中形式语言的变化、发展,尤其是如何一步步将传统山水画结构布局语言与西方场景式速写人物画空间语言融合、发展而成其独有的“三段纵远式”写生语言风格,这正是赵望云在20世纪中国画研究中被遮蔽的现代性价值。张晨《20世纪40年代西行油画家眼中的“人民性”》主要通过视觉考古学的办法,详细分析了画面中人物、环境的知识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20世纪西行画家作品中蕴藏的东方问题以及民族视野。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由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胡斌主持并做评议总结。李惠子、吴晶莹、王胜选、尹成君、陈珵分别做主题演讲。李惠子《媒介形塑:“上海解放”图像叙事中的原型再造与公共记忆》选择上海解放事件的图像叙事作为研究对象,指出相较同期其他城市解放叙事的塑造逻辑,上海解放图像叙事经历了从作为焦点的“工人”到入城式的常见表达,再到因革命典型的媒介塑造重新关注起曾被“忽视”的事实,进而在对“夜宿街头”这一原型的不断再造中构筑起我们今天的公共记忆和叙事范本。吴晶莹《“人民性话语”的共振与疏野:以新中国以来德国来华美术展览(1949-1989)作为一种视角》以新中国以来德国来华展览作为选题,探讨了特定时期来华展览的统计与分析,重新认识了来华展览的历史和逻辑语境,并将其作为线索谈到了其中体现的人民性、大众艺术、无产阶级艺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时代变迁。王胜选在《20 世纪上半叶革命历史题材年画中的现代性与人民性》发言中主要结合年画探讨近代以来图像中呈现的现代性与革命性关系,并结合这些图像探讨了图像中大众意识及借助这种形式完成的新的艺术形式和其中所承载的人民性。尹成君《人民·人民——刘文西艺术观及创作论》主要结合刘文西艺术创作经历探讨了其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法论问题。陈珵《万里神州胜画图:论钱松嵒山水绘画创作中的时代感情——以无锡博物院藏钱松嵒绘画作品为例》结合最直观的作品观察和接触,探讨了钱松喦创作的转型。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由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唐中磊主持。本单元主要为青年学者,赵晨烨、王媛媛、黄靖涵、康亿平四位青年学者的报告皆从“人民性”视角出发和思考,研究内容涉及到儿童图像、新年画运动影响下的工笔人物画的转型,社会美育观的构建以及中国美术现代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等方面,以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表达展现了青年学者对人民性的思考。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党总支书记周园作会议闭幕总结致辞,她首先对前来莅临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再次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此次研讨会是在为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建构完善的价值引导体系,为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提供生动的美学标杆,今后还将持续加强新中国美术研究,从“人民性”这个经典概念入手,携手共筑“人民美术”的立体多元景观,为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提供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