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武威市西夏博物馆、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合作交流洽谈会

发布日期:2025-03-25     编辑:宗恒     点击数:

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武威市西夏博物馆、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合作交流洽谈会

2025年3月17日上午,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武威市西夏博物馆与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举行合作交流洽谈会。本次会议旨在搭建跨区域、跨学科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平台,共同探索文物保护、学术研究、艺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刘智、武威市西夏博物馆馆长张立鹏一行七人,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园、院长唐中磊、副院长李惠子、博士研究生导师周俊玲教授、青年教师崔兴众与徐呈瑞参与本次洽谈会。

会议现场

 

洽谈会现场

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唐中磊首先对来访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专业设置与办学特色。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经历了“文艺理论教研室”“美术史论系”“艺术人文学院”三个发展阶段,至今已拥有美术学、艺术史论、艺术设计学、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五个本科专业,同时也是艺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达750余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于周秦汉唐美术、革命与新中国美术、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同时形成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近年来与陕西美术博物馆、西安美术馆、西安瓦当艺术博物馆、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等文博机构紧密合作,通过联合开展理论研究、展览策划、田野调研、数字化保护等方式,持续推进艺术学理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唐院长强调,希望通过此次与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武威市西夏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校馆协同育人模式,为我国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唐中磊老师发言

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与武威市西夏博物馆馆长分别介绍了天梯山石窟与西夏博物馆的历史沿革、特色资源与近期重点工作。天梯山石窟研究所所长刘智介绍了研究所的核心工作,包括石窟考古、文物修复、数字化保护等。他表示,天梯山石窟作为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重要遗存,具有独一无二的北凉壁画与精美绝伦的唐代塑像,在基础研究、宣传推介、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都具有进一步拓展的必要性与重要价值。

 

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刘智发言

武威西夏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张立鹏则从西夏文化研究视角出发,介绍了博物馆在西夏文物收藏、展览策划及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果。他表示武威市西夏博物馆包括武威西夏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威文庙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云寺。其中武威西夏博物馆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两座西夏专题博物馆之一,馆藏中的西夏碑是研究西夏文字的重要文物。希望能通过与艺术人文学院师生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对西夏博物馆藏品的学术研究、数字化保护与推介。

 

西夏博物馆馆长张立鹏发言

艺术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园从学生培养角度展开分享。她提到,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 “厚基础、宽口径”,注重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通过田野考察、国际交流、校企合作项目提升实践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参与纵向、横向课题研究中表现突出,期待通过与武威相关文博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助力其职业发展,同时邀请两家单位参加我院四月十一日的“2025届陕西省高校毕业生美术艺术类招聘会”。

 

艺术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园发言

周俊玲教授以自己带领学生与相关文博单位开展的项目为例,对双方的具体合作方式提出建议。认为双方需建立长期联系,一方面强化资源共享,以开展联合项目的方式,将合作落到实处,避免纸上谈兵;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联合教学、实地教学,以成果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武威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学术研究。

 

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俊玲发言

小结

会议最后,双方一致认为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武威市西夏博物馆与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的学科方向与特色有很高的契合度,今后将通过教学实践基地挂牌以及联合开展实地教学、科研项目、展览与学术活动、特色 IP 打造等途径不断强化合作,为武威文博事业的发展与学院的人才培养构建坚实桥梁与广阔平台。

 

参会人员合影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