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讲座回顾|中央美术学院邵彦教授来我系讲学交流

发布日期:2025-01-24     编辑:宗恒     点击数:

讲座回顾|中央美术学院邵彦教授来我系讲学交流

讲座回顾

主讲人简介:

 

邵彦,女,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长中国美术史、书画史、书画鉴定,曾任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简史》、“马工程”《中国美术史》等重要教材撰稿专家。专著有《皇舆揽胜——清代宫廷山水》、《山川换古今——蓝瑛家族的故事》,主编《月明十二楼——解读元画》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讲座概况

讲座一:

时间:2024年11月18日19:00—21:00

题目:《五马图》探案:年代与功用

地点:西安美术学院一号楼一楼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唐中磊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副教授

 

内容简介:

北宋画家李公麟的《五马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名作,又因“毁而复现”的传奇经历而引人瞩目,其年代真伪再次引起热议。本讲座以书画鉴定的基本方法――样本比较,分析《五马图》中作为重要断代证据的黄庭坚与曾纡题跋书法,以及《五马图》本身画法,判断这三组宋人书画皆不可靠、《五马图》应为元代人所画。《五马图》的功用也并非黄庭坚、曾纡题所指向的记录皇家贡马,而是宋元之际形成的一人一马固定图式屏风小样。

邵老师从传为李公麟的《五马图》的装裱形式、题识位置等形式要素的细节入手,通过对题识内容的考证、对李公麟和曾纡书法风格的细致比较,提出李公麟和曾纡的跋皆为伪作且其作者可能同一人的鉴定结论。

进而又通过与公认为李公麟的真迹作品以及元代人物画作品绘画技巧风格的比较,得出其时代应该在14世纪中期(1347年)之前的结论,对传为李公麟的《五马图》的归属、时代问题和功用给予了全新的解读。

 

讲座二:

时间:2024年11月19日19:00—21:00

题目:何分东西界:《杨竹西小像》与相关问题

地点:西安美术学院一号楼一楼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庄会秀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美术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内容简介: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两件元代画作《竹西草堂图》《杨竹西小像》主人是元代松江隐士杨谦,一度被误认为《竹西草堂图》上的题诗者杨瑀,现已辨正。两画都有元末文坛领袖杨维祯的长题。本讲座从画卷后题跋开始,利用多种文献材料,从杨谦、杨瑀的相貌,到杨瑀的仕途,再到杨维祯的家世和经济状况,以及杨琼的家世和封爵,揭示出移居中原日久、隐身于“弘农杨氏”外衣下的一群色目人群体,如何以独特的方式融入汉地文化。

 

 

讲座现场:

 

庄会秀老师介绍邵彦教授的个人简历和学术成果

 

 

 

 

 

同学们积极与邵彦教授进行交流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22.23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237864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 05010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