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美非遗 || 美术史论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教师培训活动顺利举行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精神,落实西安美术学院关于“五名”战略,帮助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发挥教学单位在教师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按照教务处专项工作的安排,美术史论系邀请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立新先生于2024年6月11日至6月17日期间,对新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进行了专项师资培训。
本次培训工作的主体方式为讲座,李立新老师经过精心设计,安排了逻辑严密、内容深细、方法清晰、立场鲜明的八场讲座,系列讲座分别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侧重造物艺术、手工艺、艺术人类学、田野考察等方面的学术热点和科研、教学重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李立新教授在美术史论系进行讲座
在首场《设计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向——去田野中寻找生活的设计历史》的讲座中,李老师围绕设计史研究的新方向,提出设计史研究应回归生活的观念,强调田野调查与实证研究应当相辅相成。讲座中李立新老师提出中国史学从来就有自己的研究传统,但是,受到实证科学理论的挤压,后来因实证主义有很大的局限性和致命缺陷,阐释主义方法论出现。但这两种方法论都有其局限性。为应对这一困境,设计史研究应学习借鉴人类学的方法,吸收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经验。随后,李立新老师进一步以其对江西婺源甲路村传统制伞的调查报告为例,为同学们分析了如何将人类学田野工作的调查与设计史论研究结合起来,充分展示了田野调查工作对设计史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生们聆听李立新教授的讲座并积极展开探
第二场讲座是《蚕月祭奠——浙江湖州含山蚕花节的人类学考察》,李立新教授以浙江湖州含山蚕花节祭祀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湖州含山地区清明节前后祭蚕的整体活动的细致考察,从蚕花路上祭蚕神、买纸花会蚕花姑娘、访养蚕人吃麦芽饼、蚕女故事的演绎四个方向进行梳理与探究,详细地分析蚕月祭奠的整体仪式。更重要的是对蚕月祭奠中人类活动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的发掘与反思,将浙江湖州含山蚕花节祭祀活动作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实例,旨在阐释在人类学考察中可以运用的共性方法及面对的普遍问题。
美术论系主任唐中磊
与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刘园园老师等人聆听讲座
在第三场《Skeuomorphism:一个人类学研究的概念》的讲座中,李立新教授以人类学概念作为切入点,引入对民间艺术技术的研究。以跨学科方法为我们展开新的深入的研究视角。李立新教授的讲座《Skeuomorphism:一个人类学研究的概念》探讨了“借壳现象”,即一种材料模仿另一种材料造型的现象。从古代青铜器到现代紫砂壶,借壳普遍存在于技术创新与设计中,它不仅是对旧有工艺的延续,也是创新的起点。讲座通过跨学科视角分析了借壳在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指出借壳促进了人造物种类的增长,并对新形态、功能和价值的创造产生了影响。最终,借壳现象被视为一种文化、社会、商业间辩证、综合的关系,对人类造物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美术史论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主任
张西昌主持讲座
第四场讲座是《一种新工艺的诞生——“无中生有”的三个案例》,在本次讲座中,李立新教授讲述了“无中生有”的三个新工艺案例,分别是象山竹根雕、景泰蓝移植安徽以及重庆柯愈勄个案。通过对三个新工艺案例的分析,李立新教授归纳了三种新工艺所具备的间歇性、移植性与升华性特征,并更进一步地从三种新工艺的特点出发,总结出了工艺兴衰的规律:当某种工艺消失后,并不就彻底地断裂、死亡了。一种工艺文化的所谓消亡,并不等于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一个生物死去了就不能再生,而一个传统工艺消亡了,待到有合适的土壤,适宜的环境,又能重新复活。
李立新教授的讲座以极强的学术启发性
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第五场讲座是《学术创新:学术研究的灵魂》,李立新老师提出学术创新需要研究成果进入这一主题的学术链,而这一创新观点可以通过四个方面获得:1.方法的创新中来;2.对已有理论的批判引申出来;3.著作论文的检索评价中来;4.田野实践中探寻而来。并通过《玩物自信:中国民间玩具“玩”的特质》《日用作为设计的“原道”》《形式追随理念——理论与验证》三篇论文的实例来具体阐述。李老师认为现有的功能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提出每一门学科都会因各自的特殊性发展出自己的理论。
李立新教授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学术创新的方法
第六场讲座是《象生:一条未来设计的新路径》,本讲座主要论述了五个问题。问题一:象生概念的演化及其形式化:关于象生,最早的记载是在后汉书。所谓象生,一方面以再现生前情景为指向;另一方面用亡者所用之物替代以前的活人陪葬之旧礼俗。问题二:“象声”与“象形”象生的特质总结为:逼真地模仿自然、掩盖与实际事物的差异、超越真实的艺术趣味。问题三:象生器的历史传承。群体性传承关系,有系统的结构,相同的行为方式,这对于一个艺人如何理解、掌握一种技艺十分重要。问题四:国外仿生学。从象生到仿生学,即从模仿自然生物形态到模仿自然生物的结构。问题五:意义与思考:象生的重要价值:一种模仿自然的思维方式、一种艺术创造的基本方式、一种人的独特能力的实现、一条未来设计的新路径。借助“象生”,我们还可以尝试另一条道路,即“向大自然学习”!这或是一条重要的设计发展路径。
李立新教授的系列讲座深细而颇具逻辑性
第七场讲座是《中国设计的基因》,讲座以生命进化为视角,探讨设计的本质,指出解决生存需求是中国设计的源泉。技术与艺术并非核心,区域设计展示了多元文化。李立新老师认为:基因支持着设计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设计的家族、形态、生长、消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生活、环境和文化的互相依赖,演绎着设计的繁衍、演变和发展等重要进化过程。设计的特色、地域、风格、文化与创新等一切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设计存在的内涵因素。因此,设计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文化性(根本性)。简言之,设计基因是中国设计独特性的关键。
李立新教授讲座现场
第八场讲座题为《中国设计的新建构》,本场讲座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设计学之源”。李立新老师认为设计并不是近代才产生的,只要满足“目的性、预见性、自觉性和规则性”这四个原则都叫做设计。其提出设计产生于工业革命诞生以后的欧洲,但不能把西方现代设计的传入与中国设计的产生划等号。并且通过列举“学”的本质、“学”产生的条件、“学”的学术分类、“学”的结构与制度这四点反驳了大家普遍认为的“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没有设计学,只是‘设计思想’的观点。最后认为《考工记》就是中国的设计学的源头。讲座的第二部分为“设计共同体建构”。这一部分内容说明了中国设计学现状,如学科的建设,政府的扶植,资源的雄厚,以及目前的障碍和问题。从而提出我们可以以日本为参照系进行学习的观点。最后通过日本成功的案例以及中国设计在世界上的失语的事实,李立新老师给出了建立中国设计的四种途径,即:第一,探寻基因;第二,摆脱旧有范式;第三,凝聚核心思想;第四,建立设计共同体。
美术史论系党总支书记周园聆听讲座并发表讲话
李立新教授与参与讲座的师生合影
6月14日上午,李立新老师还在美术史论系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周园和美术史论系主任唐中磊、美术史论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主任张西昌、美术史论系艺术设计学教研室主任刘园园等人的陪同下,前往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参观了该院近期的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特殊教育艺术学院院长李黎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学生毕业创作的理念、手法、语言等情况,还带领大家参观了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实训空间和教学。特殊艺术教育学院的工艺美术教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李立新老师与美术史论系人员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实训课程及人才培养问题交流了意见,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与建议。
西安美术学院特殊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李黎
为李立新教授等人讲解毕业生作品
李立新教授在美术史论系党总支书记周园、
系主任唐中磊等人的陪同下
参观特殊教育艺术学院本科生的毕业作品展
6月17日中午,末场讲座结束后,美术史论系举行了聘请李立新老师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高级顾问的仪式,仪式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张西昌主持,美术史论系主任唐中磊向李立新教授颁发了聘书。随后,美术史论系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周园和美术史论系主任唐中磊都对本次培训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李立新老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和高度评价。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聘请李立新教授为高级顾问
活动期间,来自美术史论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艺术设计学教研室、美术学教研室、艺术史论教研室、艺术管理教研室,跨媒体艺术系、服装系、版画系等专业的师生积极参与了本次讲座。同时,讲座期间,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的部分会员,以及来自西安理工大学和咸阳师范学院的多位老师也参与到本次的培训活动。
整体来看,本次培训活动对美术史论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学术研究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特色凝练等方面都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艺术学其它学科的发展建设也具有一定的促动作用。
美术史论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