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论 || 一路向北,历史寻踪——美术学教研室秋季写生展
一路向北,历史寻踪。
秋风飒飒,一场历时10天的采风旅程终于落下帷幕。十日的旅程,18、19级美术学的学生们,历经黄陵、洛川、延安、绥德、神木、榆林、安塞等县市,体验风土人情,探寻历史沉淀之下的美。
横一竖,一撇一捺
不仅仅是研究的心血,更是真情的流露
泛黄的相片,层层叠叠,是无言的诉说。
而这一切,在覆土建筑的二楼和大家见面。
学生们的成果静静地摆放在桌上,这是学员采风的成果,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现在的记录。他们踏上的土地,那是传世刻绘,是佛的圣境,是红色薪火,是遗迹奇观。
“石上史诗,汉韵流芳。”石头上深浅不一的刻痕,是形象化的言语,是代代相传的故事。
“万千造像,佛国众生。”这里,烟火与圣光仅一墙之隔。石窟容下了佛,世人容下了佛,而它们,千百年来,一直注视着人间。
星星之火可燎原,红色的光芒照耀陕北大地。
“边塞遗风,造化奇观。”流沙掩映的荒城,立柱一般,是历史长河的标记。
墨笔书香,字里行间存往史;绿水青山,古迹遗境寻前路。
笑泪慨叹,尘沙流光,集聚于白底黑字。
历史的风伴着我们一路向前。
